法官合力解“薪忧”,13名船员讨薪成功

2024-07-05
浏览量 :3910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感谢广州海事法院!”

“谢谢陈法官的调解,拖欠的工资有着落了。”

……

2024年6月30日深夜,看着微信群里不断发来的“感谢信”,笑容慢慢浮现在陈铭强法官的脸上,13名船员的工资终于有了着落,这起让船员“忧薪”、法官“忧心”的劳务合同纠纷案总算完美结案。“快,把这喜讯给宋庭、谢庭、徐庭他们也分享一下。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们功不可没!”


有点难度:支持与驳回的两难选择

“这个系列案办得有点绕。”再次说起这个案子,陈铭强法官伸手挠了挠头,“开庭时,涉案的船员登船时间不同、雇主不同、工资标准也不同,在法庭释明后他们还是坚持只起诉登记船东,对实际用工主体则语焉不详。登记船东认为船员故意回避没有清偿能力的光租人,请求驳回船员诉求,不同意调解。”

开完庭,审判团队面对迟迟未领到劳动报酬的船员们,是以用工主体识别错误为由驳回诉请,还是在船舶优先权实现与登记船东之间找到实质化解纠纷的路径,成为一件难事。

明确思路:周全调解优于一判了之

根据查明的事实,审判团队起草了13份判决书,13个船员的诉请,有的驳回,有的支持。

“这些判决法律上没有问题,但这样处理,激起新矛盾的可能性极大。”广州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友强在看望加班干警时指示审判团队,要把调解作为解决本系列案的优选方案,发挥法官集体智慧,力争案结事了人和。

为此,审判团队请教宋瑞秋、尹忠烈、程亮等法官,特别是请教了院里调解专家谢辉程、徐春龙、邓非非法官,根据谢法官分享的同类型船员欠薪案件调解心得,拟定了更清晰的调解思路,争取最优解决方案。

多轮调解:集体智慧彰显东方经验

第一轮调解中,审判团队向双方释明判决的风险及不确定因素,船东勉强同意承担支付工资义务,但要分期付款;船员们认为船东的方案与其预期差距很大,无法接受。调解结果给审判团队泼了一盆冷水。

第二轮调解前,审判团队做足了准备。通过网拍船舶大数据智能评估系统,评估了涉案船舶拍卖后的价值。以此为基础,向双方当事人详细阐明判决、调解的利弊得失,请船员代理律师一同做船员思想工作,明确各自的诉请。同时,审判团队也做好了判决书说理论证及校对等工作,确定了每名船员通过判决可得的工资金额,做好了两手准备。

6月30日下午17:35时许,经过审判团队不懈努力,船东与船员之间终于达成调解方案。

案结事了:团结协作成就审判效率

“多亏了周田甜法官。”陈铭强法官搓了搓手笑着说,“关键时刻,系统不知何原因出现了bug,她客串了一把运维,帮助团队连夜完成文书制作、印章签署和电子送达工作。”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方案,审判团队当即安排双方在线开庭确认调解方案,19时30分终于完成了调解笔录及和解协议的在线签阅工作。

随着终版调解书和电子文书送达工作结束,审判团队始终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如我在诉:法官的司法与人文情怀

双方当事人在微信群表达对审判团队高度赞誉和深深谢意,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13名船员劳动合同纠纷得以调解结案,是全院审判团队“如我在诉”的真实写照,更是广海法人团结协作、发挥法官集体智慧的缩影。

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是海事法院的常见案件。解决此类纠纷,对于维护船员权益,确保航运市场劳动秩序意义重大。本案成功调解,得益于审判团队精准利用好船员船舶优先权、船舶扣押、诉讼中拍卖船舶等法定手段,发挥好代理律师作用,为每名船员制定“个性化”调解方案,寻找到船员权益保护与船东公司运营成本的平衡点,在“可判”的基础上做到“可调”,最终促使双方调解结案。

本案以全院一盘棋、发挥法官集体智慧的调解做法,对解决此类案件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