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无情却有情,人文关怀写沧桑 ——15名外轮船员向我院递交感谢信

2021-07-27
浏览量 :2696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日前,我院陈超院长收到一艘外轮的船长代表15名船员通过律师递交的感谢信。

这艘外轮为希腊籍货轮“天使力量”轮,自去年7月份抵达广州港后滞留至今。该轮因债务纠纷,被我院依法扣押,应当提交相应担保才能离港,但船东不仅没有提供担保,还放弃对船舶的管理,该轮需要定期供应的物料、伙食、淡水很快消耗完毕。船上有15名希腊籍和菲律宾籍的船员,长期被困在船,孤立无援,工资停发,身心健康俱损,船长通过使领馆经外事部门向我院求助。

接到相关求助后,我院当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外事与疫情的复杂因素,经过多方协调,尽快恢复对船舶安全与船员生活的保障。在陈超院长的指挥下,我院王玉飞副院长牵头部署,靠前指挥,刘思彬副院长和党组成员林晓峰、李卫鹏同志配合协助,在相关审执保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案庭全庭上下协同作战,一方面及时启动第三方代管船舶机制。我院督促船东履行管理责任没有效果后,克服疫情的影响,安排代管人负责管理外轮,给船舶进行物料伙食等补给,恢复和保障了船员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推进船舶接管,通过外事部门持续开展敦促船籍国工作,促成希腊领馆同意按照《海事劳工公约》履行承担遣返船员费用的责任,安排被困船上的外籍船员离船回国,并经推动希腊政府部门确认我院安排代管人派遣的船员无需承认签证或认证的情况下,顺利加快船舶接管安排。

除了保证外籍船员按计划遣返撤离及其基本需要外,我院给予了相应的人文关怀。船员因长期在船上生活引起腹胀,个别还有扭伤等症状,我院立案庭的法官获悉第二天即安排人员将一批常用药品送到船上,尽快解决其身体不适。

15名外籍船员由于被拖欠工资,向我院提起了诉讼。按照以往流程,外国人委托律师诉讼,须对其本人身份及其授权委托材料办理公证、认证等繁琐程序,耗时长达数月。而且受新冠疫情影响,外轮船员按照本地防疫要求不能下船。正当他们因此难以验证身份、办理公证手续,无法立案而不知所措时,我院立案人员通过其委托的律师了解到其实际困难,决定试用手机移动微法院的功能,提供委托代理线上视频见证等跨境诉讼服务。线上见证要经过反复调试,外轮船员在完成后深切感受立案工作的不易,特别委托其律师进行点赞:“面对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尚未完善、未有以往成功案例可借鉴、且船员利用国外手机号码难以注册微信、语言不通及网络信号差等问题,贵院法官及技术人员排除万难,在多次尝试与协调沟通后成功完成了中国法院第一宗线上视频代理见证,便捷高效地解决了受困外籍船员的维权困境”“贵院众法官在本案中的努力工作确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让我们坚信我们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中国法院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为各位法官的专业、高效、创新和司法为民的理念点赞”。

法律是无情的,然而执行法律的法院却在做情理中的事情,是在谱写司法为民的中国法治故事。721日,被困船上超过一年的15名希腊籍和菲律宾籍的船员离船并登上飞机回国。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