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法院首次开展视频见证 破解外籍船员跨境诉讼难题

2021-06-29
浏览量 :3120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日前,广州海事法院收到两批共15名外籍船员委托律师起诉的材料,其中船员菲律宾籍13名,希腊籍2名。据了解,两批船员任职的外轮“天使XX”轮因债务纠纷自去年中开始滞留广州港。船员长期被困在船,自今年1月份起停发工资,由此船员分别委托广州两家律师事务所向船东等提起诉讼。

按照以往流程,外国人委托律师诉讼,须对其本人身份及其授权委托材料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办理公证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因程序繁、耗时长,成为制约涉外海事审判效率的“瓶颈”。目前与疫情原因叠加,当事船员因不能下船进行身份验证以及委托认证,无法立案而不知所措。

考虑到外籍船员的实际困难,广州海事法院立案人员决定为其开展委托代理线上视频见证。为了让中外当事人享受到同等便捷高效的立案服务,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2月3日颁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跨境诉讼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服务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出台后,虽经多次演练,但相应的微信平台一直尚未完善,也无实际案例可操作。特别面对人数众多的境外船员,在船上没有移动电话、微信以及信号差的问题,如何进行沟通、移动微法院身份认证、发起代理见证系统流畅性等等问题,均无可借鉴经验。

立案人员经认真研究,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虚拟账号,对主持见证的法官、当事船员、受托律师、提供翻译的船舶代理人员相继进行身份验证,一方面对当事人及代理人的起诉材料进行网上立案审查,另一方面模拟线上视频代理见证等全流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境外当事人语言不通、手机及微信账号故障、移动微法院与广东移动微法院衔接冲突、信号稳定性、系统录制音视频稳定性等问题,立案人员不厌其烦,积极协调各方当事人以及移动微法院平台技术员解决,摸索出一套高效便捷的方式方法。最终经过三轮网上见证会议,完成了由海事法官连线15名外籍船员、受托律师与翻译人员的身份验证以及委托代理见证程序。

这是我国法院第一宗通过微法院平台完成的委托代理视频见证。以往需要一两个月以上完成的公证认证,缩短为数小时,在15名外籍船员足不出户情况下即予解决,极大提高了境外人员跨境诉讼的便利性,真正实现了从网上立案指引、查询、当事人及代理人身份、委托代理视频见证、登记立案等一站式诉讼服务。通过此次实战操作,对移动微法院平台运作流程及技术提出改进建议,为方便高效解决当事人跨境立案遇到的难题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提高国际化司法水平,及时公正审理国际民事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营造稳定、公平、透明、便捷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次良好尝试。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