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界网11月1日消息,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1日,全球班轮公司运力100强中马士基航运排第一,地中海航运排第二,法国达飞轮船排第三,中远海运集运排在第四位,新赫伯罗特排第五,长荣海运排在第六。第七名到第十名依次是:东方海外、阳明海运、商船三井与汉堡南美。
中国大陆船公司位置变化情况
在中国大陆的班轮公司的最新排名中,中远海运集运排第4位;安通控股(泉州安盛船务)排名第19位;海丰国际排名第20位;中谷物流集团排名第21位;中外运集运排名第25位;宁波远洋排名39位;大连信风海运排在第53位;锦江航运排在第61位;上海海华轮船排名第65位;广西鸿祥船务排在68位;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排名80位;天津达通航运排名87位。单从控制的船舶数量上看,泉州安盛船务(99艘船)与中谷海运(80艘船)排名已经跻身全球前15位。
10月大事回顾
10月31日,中谷海运集团与中国外运长航船舶重工总公司、中外运长航重工金陵船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6艘19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10月30日,中远海控(601919)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财报,该公司同比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36亿元人民币。《福布斯》杂志10月12日发布2017年世界最受信赖公司排行榜,在上榜的全球2000家知名上市公司中,中远海控位居104位;在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上榜的全球航运企业中,排名第一。
10月27日,在新加坡揭晓的世界顶级航运媒体《劳氏日报亚洲》奖项评选中,马士基航运荣膺“年度最佳集装箱航运运营商”大奖。获此殊荣归功于马士基航运不断提升航线产品,市场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及可以帮助客户在新市场拓展业务的贸易融资服务。
10月26日,达飞轮船一艘18,000TEU集装箱船于2016年8月发生搁浅的事故原因已经查明,系引航计划错误所致。
10月2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东方海外一艘超大型集装箱船“东方日本”号(OOCL Japan)在苏伊士运河发生搁浅。据悉,“东方日本”号集装箱船从新加坡出发,前往英国,在10月18日通过苏伊士运河时,由于船舶发生机械故障而出现短暂的搁浅。
同日,安通控股(600179)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财报,该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4.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41.41%。
10月24日,据SeaIntel研究显示,未来三年内将有90艘14,000 TEU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交付,这意味着到2020年,超大型集装箱船将占据亚欧航线运营船舶总数的88%。如果所有船如期交付,那么亚欧航线将有125艘18,000 TEU以上集装箱船。
10月23日,韩国森罗商船(SM Line)宣布将与4家船公司合作,开通连接中国、巴基斯坦和中东的航线服务。这4家船公司分别是泰国宏海箱运(Regional Container Lines,RCL)、香港金星轮船(Gold Star Line)、德祥航运香港分公司(TS Line)和韩国高丽海运(Korea Marine Transport)。
10月22日,阳明海运将联手德翔海运开辟印度尼西亚市场。据悉,阳明海运预计自11月13日起与德翔海运股份有限公司(T.S. Lines Co., LTD.)联营台湾/香港至印度尼西亚航线(Taiwan / Hong Kong - Indonesia Service, 简称THI)。
10月19日,“日本神运”ONE(Ocean Network Express)首席执行官Jeremy Nixon表示,运营22,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实际上是不大可行的,它将给运营带来巨大压力。在一些航线上,超大型集装箱船确有其独特的优势,不过,市场是否需要如此多的超大型船舶以及常常被用以佐证的单箱成本降低的优势,Jeremy Nixon均表示存疑。
10月18日,中谷最新订造的2500TEU集装箱船“中谷蓬莱”轮成功下水。“中谷蓬莱”轮是中谷与上海船厂于去年订造的6条2500TEU内贸集装箱船中的第一艘。这批集装箱船主机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高压共轨技术,船舶节能环保的设计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一流水平,顺应了国家对海运业绿色环保健康发展的要求。
10月17日,德国航运公司赫伯罗特日前宣布,在增资计划中已筹集了3.52亿欧元(约合4.14亿美元)的总收益。该公司自从9月份宣布增资计划以来,已获得了96.5%的现有股东行使其认购权。该协议也是赫伯罗特与阿拉伯轮船合并的一部分。
10月16日,中远海控举行股东特别大会表决收购东方海外,收购及全面要约议案获99.9%出席股东投赞成票获得通过。中远海控联合要约收购东方海外再过一关,但仍待国内外多个监管机构批准。
10月13日,SeaIntel海事分析数据显示,由于季节性的运力淘汰计划尚未确定,2017年第四季度将出现大规模运力过剩,这将与预期相反。在过去的五年中,部署在亚欧贸易航线通常会削减25个航次,而跨太平洋航线通常需要削减67个航班。此前有预测显示,第四季度在亚欧贸易航线上部署的运力比第三季度平均收缩6.6%,但目前预测2017年第四季度运力比第三季度相对减少0.8%。
10月11日,赫伯罗特通过官网宣布,与阿拉伯联合国家轮船(UASC)的合并过渡阶段将结束,即日起,UASC所有的订单将由赫伯罗特处理。赫伯罗特表示,从10月6日起,UASC官网的e-Business功能将暂停使用,为了防止业务中断,客户可以在赫伯罗特官网使用e-Business进行操作。
10月9日,全球首艘无人驾驶集装箱船正式开始在挪威研究机构Stintef Ocean的水池中进行模型测试。挪威康士伯海事(Kongsberg Maritime)、全球最大的化肥制造商——挪威Yara集团已经与Marin Teknikk合作设计并建造了全球第一艘全自动集装箱船“Yara Birkeland”号的模型,这艘模型船船长6米,重2.4吨,从9月29日开始在Sintef的水池中进行测试。
航运界网分析认为,过去的一个月是船公司闷声赚大钱的一个月,之于内贸船公司而言四季度是关键的一个季度;而之于远洋外贸而言,随着圣诞节前夕的来临,当前更是各大船公司争分夺秒抢夺市场的时刻,运价的起伏,货量的大小,作为收官的一个季度没有船公司是从容不迫的。总而言之十月是金色的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运价脆弱的一个季节。
来源:航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