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理论探讨 推进审判实践

2002-08-04
浏览量 :919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人民法院报乌鲁木齐8月2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祝铭山在今天召开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第九次编写研讨会上强调,要紧密结合当前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和司法改革的实际,精心编写《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蕴含的理论更加深刻,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案例。 祝铭山指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本世纪中国法学理论的创新和法治实践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认真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统一全国法院干部的思想,做好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作为概括审判实践的丛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转变学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着眼于对新情况的细致了解,对新问题的分析研究,对新经验的归纳总结,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概括,认真探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型、疑难法律问题的研究成果,用来指导审判实践。 谈到《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的编写,祝铭山说,案例是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教材,是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静态转化为动态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中国审判案例要览》通过精心编写典型案例,展示中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司法成果,展示中国法官的执法水平,为广大法官提供典型案例,开阔法官视野;为法律工作者、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司法实务。司法实践离不开司法经验,充分利用人民法院的优势,编好一本案例服务于司法实践和法制教育,是《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编写的初衷和宗旨。现在来看,《中国审判案例要览》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关于《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今后的编写工作,祝铭山强调,要认真选择案例,使《中国审判案例要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显现权威性,提高影响力。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框架已经形成。法院司法改革不断深入,审判领域不断拓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加强和壮大编辑队伍,把一些水平高、能力强的同志吸收到这支队伍里来,多投入人力和精力。各级法院的领导也要对《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给予大力支持。《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的编写要扬长避短,认真克服部分案例不够典型,个别案例解说和点评浅显粗糙的弊病。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司法改革的要求,注重出版质量,加快编写和出版速度,用更高的标准,以全新的要求,将《中国审判案例要览》办成名副其实的权威案例。 在今天的会议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周声涛到会讲话,新疆高院院长买买提·肉孜致辞祝贺。会议宣布了表彰优秀通讯编辑的决定并向优秀通讯编辑颁奖。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