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五水共治”,推动诸暨市港口码头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日前,诸暨市政府发文由交通部门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乡镇联动参与,对该市码头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这次码头专项整治,主要是通过规范、兼并整合现有的小、散、简码头作业点,优化码头布局,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加快形成港口码头经营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完善环保和安全生产长效化建设,助推“五水共治”成果,促使浦阳江水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和综合利用。
按照码头专项整治要求,取缔一批现有小、散、乱,不符合《诸暨市水运发展规划》和《市防洪规划》的码头。整合一批同地点、岸线相连的码头,形成一条岸线,一个码头、一个经营主体新格局。规范一批相对独立,有一定规模的码头港口经营企业。对拟保留整合、规范的码头和使用港口岸线必须是港口管理机构批准范围内装卸作业的码头,经营设施设备符合安检和持证要求,航道内一律不得建造管理房、临时板房等阻水障碍物。码头各项污染要达到环保排放要求,航道内码头临时堆场要实现硬化,建好排污沟和污水处理池。码头装卸货物要求做到即装即运,保持码头清洁。对符合规划要求改、扩建的码头,按照港口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在征得当地乡镇(街道)意见后重新申请审批。
此次码头专项整治是一项复杂、繁重、面广的工作,难度大,涉及到7个乡镇(街道)。前期,在对该市范围内的码头数量、持证情况、吞吐量、货物种类来源等均进行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码头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浦阳江沿线现有港口码头经营小微企业20家,其中停业3家,经营作业17家。2013年港口码头实现货物进出口吞吐量402万吨,货物品种以矿建材、煤炭、钢材和水泥原料为主。因码头发展时间较早,码头小、散、简是港区的明显特征,现有码头基本存在港口经营者各自为政的港口粗放型经营模式,缺乏港口物流企业发展理念,缺乏港口仓储设施和环保设施,有限的港口岸线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制约了该市的港口转型升级和发展。预计整个专项整治活动至2015年3月底结束。
来源:浙江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