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口治理局1月16日发布数据,2013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800.80万标箱,同比增长11.2%,增幅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排第二位。2014年,在集装箱业务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厦门港将突破货物吞吐量2亿吨大关。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厦门港牢牢围绕“锦绣厦门”战略规划,积极落实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相关重要内容,捉住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央这条主线,酝酿出台、落实各项搀扶激励政策,鼓励航运企业增辟航线,引导码头企业加强货源腹地拓展,实行内、外贸集装箱业务“两手抓”,全港各项出工业务表现十分抢眼。
比拟起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对岸的台湾各大港口,厦门港在腹地经济总量上处于一定劣势,尤其是近些年来航运经济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厦门港更需要主动作为、凸起重围。
外贸集装箱业务一直是厦门港的强项。在国际船舶大型化趋势下,厦门港积极晋升硬件水平,成为我国少有的、可接待世界最大1.8万标箱集装箱船舶的港口,这对于厦门港未来在世界航运网络布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硬件强,需要货源来喂给,才能知足“胃口”。去年,厦门港广开腹地,在福建省内推进一批陆地港的建设与合作,吸引原本经其他港口进出口的货物“回流”。
“水水中转”业务也是集装箱业务的一个“突破点”。数据显示,2013年,包括国际中转、内支线中转和内贸中转在内的“水水中转”业务上,厦门港共完成195.20万标箱,同比增长35.7%。
中改行务的提振,得益于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好比,为了促进内支线箱量的增长,厦门港重点发展福州支线、汕头支线以及东山支线,2013年全港完成内支线箱量64.52万标箱,同比增长26.5%。今年,厦门港与潮州港合作的潮州三百门港区将继承建设,未来也将成为支持中改行务发展的重要气力。
同样,在内贸箱业务方面,厦门港务团体继承与海内最大的两家内贸航运公司合作,稳固了厦门在中国南北海上内贸中转关键地位,每年可为厦门港带来百万标箱的业务量。另外,2013年,厦门港对台运输保持较快增长,集装箱首破40万标箱。跟着《海峡两岸服务商业协议》的签署,海峡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2013年厦门港对台货物和集装箱再创历史新高,完成货物1653.26万吨,同比增长22.3%;完成集装箱40.23万标箱,同比增长9.2%。
除了集装箱业务外,货物吞吐量也有亮点:2013年,在煤炭、石化两大板块的促进下,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91亿吨,同比增长10.8%;今年,厦门港将实现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的历史目标,港口发展继承站上新台阶,朝“东方名港”的发展愿景更进一步。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