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日本企业联合出资收购巴西造船巨头Ecovix-Engevix公司30%股份的动静近期在业界引起极大关注。从日本船企近年来积极拓展海外发展空间的种种举动看,其正试图通过在全球布局造船基地,以实现上风造船技术和提高前辈治理经验的输出,进而达到振兴本国造船业的目的。对此,专家表示,中国船企也应紧密亲密关注国际市场上泛起的新变化和新机遇,充分做好“走出去”的预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投资,加强与周边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进步企业跨国经营水平,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
进入21世纪,跟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中国企业通过跨国投资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联想、海尔、华为等。这些企业在实现技术、装备、产品、尺度和服务等出口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推动了我国相关工业的发展。就造船业而言,我国近年来也有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振华重工收购国际着名海上钻井平台设计服务和装备供给商F&G公司、中航国际北京公司收购芬兰德他马林船舶设计公司80%股权、熔盛重工在新加坡投资建设海工基地等。专家表示,固然这些尝试不具有普遍性,对于推动我国造船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船企“走出去”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应该说,我国船企在对外投资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我国目前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研发和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而船市低迷为我国企业引进相关提高前辈技术提供了有利前提。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的资产缩水,我国船企可以用低廉的价格并购国际长提高前辈的船舶设计公司,从而快速弥补研发气力的不足。其次,劳动力本钱的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造船业的竞争上风,未来跟着印度、菲律宾等国家鼎力发展本国造船业,我国船企或可通过设立海外建造基地的方式,降低造船本钱。再次,我国骨干船企还可在全球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络,以增强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进步服务海外客户的水平,为赢得更多的订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从欧美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等国船企发展历程看,其终极只有 “走出去”,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当然,我国船企也不会例外,可先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再进行投资,逐渐推广品牌,终极实现本土化运营。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峻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风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优化制造产地分布,消化海内产能。按照上风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施展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工业的技术、装备、规模上风,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加大出口船舶信贷金融搀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海外销售服务基地。”这为海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指导。专家表示,我国船企应利用好这一政策,以“全球化”的战略眼光看待国际船舶市场发展,并捉住全球造船业结构调整的良机,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推动我国造船业做大做强。
来源:中国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