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司法尊严 穿法袍敲法槌形式背后的意义何在

2002-06-05
浏览量 :1104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将司法权威直接传达  ●使法官责任感越“敲”越重  ●让现代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策划动机]   6月1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全国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开始正式使用法槌。一声声清脆而威严的槌音,更让人们感受到法律的庄严和神圣。   这两年来,发生在法官形象上的变化可谓不少:前年,法官们开始穿上西服式的法官制服,中级以上法院的法官们披上了庄严的黑色法官袍,端坐于法台之上;今年,法官们的手中又多了一柄红褐色的法槌,击槌开庭,一“槌”定音……点点滴滴的变化,绝不是单纯形式上的变化,背后凝聚着法官队伍素质的日益提高,体现了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步步推进,汇聚了当代社会、广大公民对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更高要求、更大期望。   《人民日报》“热点与对话”栏目特邀请了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座谈当代司法形象的变化,探讨现代法制理念。   [专家学者七人谈]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俞灵雨:感受司法尊严   法官着法袍、用法槌,无疑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讯息,这种讯息是什么呢?就是法官尊严、司法尊严。法官尊严是司法尊严的一种体现,就像法官出庭时全体人员必须起立一样,这种对法官的尊重体现的不仅仅是对法官个人的尊重,而是对司法的一种尊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塑造时代形象   现在法庭使用的法槌制作得这么精巧、漂亮,既是我们传统的一种延续,又有时代的特色,很好地体现了法官工作的职业性,增加了法律的权威性,起到了所谓的“一锤定音”的作用。法官在开庭过程中使用法槌,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富有新的含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周振想:法袍法槌的三个意义   法官在开庭审理案件时穿法袍、敲法槌,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展示法官职业定位的一种需要。其次是树立司法权威、追求公正的一种需要。第三,穿法袍、用法槌是维护法庭庄严秩序的一种需要。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卫方:法官,只对法律负责   法官是一种在法庭上行使权力的特殊职业,他只对法律负责。正义是需要包装的、是要有行头的,没有正义的形式就很难有正义的内容。从法律的角度讲,法官为什么要穿法袍、用法槌?是因为人类本身存在着某种局限性或许让我们离不开形式。应当说,无论是法袍还是法槌,都很好地界定了法官职业的特殊性。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俊峰:彰显法官职业神圣   从某种意义上讲,法袍、法槌所创造的礼仪性和神圣感确实可以帮助法官说服当事人接受他们做出的判决。这种观点似乎与“除魅”的大趋势背道而驰,但是,它的合理性似乎也正是在于能够超越理性主义的局限性。另外,从法官自身讲,法袍同样能够帮助产生职业的神圣感。法官应当成为“成熟思想和独立判断力”的化身。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营造法律文化   一个法官的素质包含多个层面,提高法官的素质决不能只注重表层的东西,在“外塑形象”的同时,不能忽视“内练素质”。但无论如何,此次举措可以表明,中国正在积极建构与国际司法文明相适应的新型司法文化,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维护司法威严的中国法官形象更加鲜明。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院长陈国猛:敲出公正效率与文明   作为法槌使用者的法官们一致认为法槌“好用”。制止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或旁听人员的不当行为,法槌一敲,给人以秩序;法庭嘈杂,法槌一敲,给人以震撼;法官训诫,法槌一敲,给人以威严。此外,法槌不仅仅是用来指挥庭审的道具,法官手里握着法槌时,同样增加了一种责任感,因为他知道手中的法槌重千斤,是权威、秩序的象征。   [背景资料]   于今年6月1日开始启用的法槌取材于名木海南檀(又名“花梨木”),呈红褐色,质地坚硬耐腐蚀,寓指人民法官刚直廉洁、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槌身为圆柱形,槌顶镶嵌着金黄色铜制法徽,槌腰嵌套标明法院名称的铜带。底座为矩台形。槌、座相衬,取“智圆行方”之意,象征法官应成为智慧和正义的化身。槌、座相击,音质透亮,有一“槌”定音之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法官在宣布开庭、继续开庭;宣布休庭、闭庭;宣布判决、裁定时,均应当使用法槌。而当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妨害审判活动,扰乱法庭秩序时;当诉讼参与人的陈述与本案无关或者重复陈述时,可以使用法槌。   同时,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在听到槌声后,应当立即停止发言和违反法庭规则的行为;仍继续其行为的,审判长、独任审判员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