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公交、地铁、BTR之外,广州今年即将增加一种新的公共出行方式水上巴士。广州将在新建和改造5座码头的基础上,将开通多条航线。未来坐水巴从金沙洲到新电视塔只要1个小时。在5月23日下午召开的广州市规划委员会会议上,广州市水上巴士码头地块控规修改获得全票通过。
南方日报记者 刘怀宇
近期规划水上航线19条
母亲河珠江贯穿广州市区,水上交通将是公交、地铁、有轨电车等有益补充。据悉,广州共规划水上巴士码头共57座,与地铁及公交站衔接,西至金沙洲彩滨北,东至南沙客运港,覆盖珠江前后航道。其中近期规划码头36座,航线19条,总航距237公里。
2013年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提出新增水上巴士航线3条,新建和改造水上码头5个。根据《广州市水上巴士发展规划近期(2013~2016年)实事工作方案》中提出2013年完成金沙洲彩滨中、荔港南湾、海心沙等3座新增码头,完成深井码头(迁建)、新电视塔等2座码头的改造。其中,金沙洲彩滨中路码头、海心沙码头、深井码头方案涉及控规修改,需要提交规委会审议。
陈建华在会议上透露,目前广州公交出行占总体出行的61%,“希望通过今年的努力能提高3—4%百分点,6号线开通,下半年再投放500部大巴和2000部的士,再加上水巴运营,预计年底达到65%,2015年达到70%。”
委员建议水巴增加旅游功能
在会上,对于如何修建码头,规委会专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表示,广州水巴视野上应该更开放一些,码头不仅是交通问题,能否增加旅游功能,“像香港的湾仔码头,一层候船、二层是餐厅、三层是露台,可以给年轻人谈恋爱。”
不过,也有人认为,和公交站点一样,水上巴士的停靠码头不需要修很多的房子,“停靠站其实不需要大量的建筑物,始发站可能需要。码头也应该进行分类,哪些是始发点、一般停靠站,大部分站点应该不用建筑物。”还有委员表示,在瑞典等北欧国家,水上巴士的站点就是一个路牌。
对此,陈建华表示:“广州与瑞典还是不同,北欧不太下雨,冬天结冰也不开船。广州还是要遮风挡雨,否则冬天冻死、夏天晒死、刮风吹死、下雨淋死。不考虑搞大的建筑体量,满足基本功能就行。但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例如深井码头可以有些小卖部、快餐等。”陈建华还要求,码头的外观应该进行设计竞赛,“可以统一,一看就知道到站了;也可以各具特色,让市民选择。”
码头逐个看
海心沙码头
40分钟到长洲 配备自行车租赁
选址:倾向于原亚运安保码头
海心沙码头规划建设于天河区海心沙市民广场东部临江地段(原海心沙游船码头位置附近),北侧为临江大道,西接二沙岛。但海心沙码头的现状用地控规为公园绿地,需要调整规划修改为综合交通枢纽用地,总面积为850平方米。
据悉,海心沙码头预测高峰期有2艘营运船舶约400个乘客需在岸上等候上船,另外该码头需配备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约6人、船舶工作人员8人。将包括70平方米的候船室、60平方米的办公室及管理用房、10平方米的售票房、10平方米的厕所、10平方米的水电控制室。码头范围内还规划配有自行车租赁点。并设计地下停车位227个;露天停车位30个。
但由于海心沙位置敏感,规划为海心沙码头提供了三个选址,
1.原海心沙游船码头西侧:该选址距离地铁APM线海心沙站较近,约170米,提高水上巴士作为交通接驳的功能。
2.原海心沙游船码头:现状为5个游船码头泊位,权属为城投集团。采用此方案需占用其中2个泊位,对城头集团游船码头规划造成影响。
3.原亚运安保码头(已拆除):客轮公司委托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对该选址编制的论证报告指出,地铁三号线、APM线及码头桩基会影响堤岸安全,不符合水利、港务部门要求及地铁安全保护要求。
规委会上,对于市交委推荐的方案,大多数专家都表示了反对。有专家表示:“还是赞成利用原来亚运的安保码头,不应该浪费。而且对地铁也不会有很大影响。”对此,陈建华也表示了倾向于在原来的亚运安保码头建海心沙码头,不过要求再进行论证。
航线海心沙将新增3条航线:
1.长洲—海心沙:总航距12.5公里,预计单程航行总时长41分钟。具体停靠站点为:长洲—鱼珠—员村—海心沙
2.芳村-会展中心:总航距15公里(中途站),预计单程航行总时长50分钟。具体停靠站点为:芳村-黄沙-天字码头—大元帅府—中大—新电视塔—海心沙—琶洲—会展中心
3.中大—会展中心:8.5公里(中途站),预计单程航行总时长28分钟。具体停靠站点为:中大-新电视塔-海心沙-琶醍-员村-会展中心
深井码头
配备旅游服务中心和70平方米公厕
选址:规划地铁7号线经过码头附近
长洲深井码头,规划建设于黄埔区长洲岛深井村深井涌涌口,东临黄埔造船厂,西临黄埔军事主题园。周边有两个公交站点,分别为深井码头总站和安新路站。现状有绿道及自行车衔接,暂无地铁接驳。规划地铁7号线经过码头附近,附近的黄埔军事主题园配有停车场。
预测高峰期有1艘营运船舶约200个乘客需在岸上等候上船,另外该码头需配备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约5人,船舶工作人员4人。考虑到深井码头携带自行车和三轮车的乘客较多,占候船室面积约为普通乘客的3倍,深井码头候船室设计为500平方米;考虑到码头周边无其他配套公共厕所,码头公厕设计为70平方米;还配备了60平方米的旅游服务中心,作为长洲岛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深井码头是水上巴士的起止站,预测客流量较大,为方便乘客出行及绿道自行车接驳,规划配有自行车保管站。
航线深井码头新增线
深井—鱼珠:总航距4.55公里,预计单程航行总时长15分钟。具体停靠站点为:深井—新洲—黄埔军校—长洲—鱼珠
对此,有人建议考虑珠江后航道锦绣半岛旁建一码头,以解决这里几万人的出行问题。据悉,水上巴士近期规划方案中,也规划新建包括半岛等9座码头。
金沙洲码头
到达海心沙需在新电视塔换乘
选址:金沙洲彩滨中路临江地段
有众多楼盘的金沙洲出行不便是一个老问题,而水上巴士是“洲民”们的热切期盼。据悉,金沙洲彩滨中路码头规划建设与白云区金沙洲彩滨中路临江地段,位于规划的白云区儿童公园内,彩滨中路以东,东临白泥水道。码头周边有金域蓝湾、城西花园等大型楼盘,公交站点、在建地铁六号线横沙站距离码头较近,水上巴士接驳公交便利,金沙洲滨海公园内配有停车场。码头选址也有两个方案:
1、规划儿童公园中路:该选址距离金域蓝湾、城市花园等楼盘、配套停车场及公交站 较近,客流量较大,交通接驳方便。
2、规划儿童公园南侧:码头位于需与桥梁保持150米的安全距离,该选址距离金沙洲大桥约100米,该选址距离彩滨南码头选址较近,周边较少居住区,公交接驳薄弱。
最终,陈建华表示倾向于放在南边的选址2上,“因为这里靠近地铁,接驳最方便。”
据悉,彩滨中路码头地块用地性质由公园绿地修改为综合交通枢纽用地,总面积770平方米。彩滨中码头预测高峰期有2艘营运船舶约500个乘客需在岸上等候上船,另外该码头需配备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约15人、船舶工作人员12人。
本次码头选址现状为彩滨文体广场,周边有公交接驳站点,是重要的交通节点,客流量较大。该选址位于规划白云区儿童公园选址区域内,距离在建地铁六号线横沙站约1公里。包括500平方米的候船室、190平方米的办公室及管理用房、30平方米的售票房、40平方米的厕所、30平方米的水电控制室。停车场约30个车位。
航线金沙洲彩滨中路码头新增航线
1.彩滨中路—新电视塔:总航距18.25公里,预计单程航行总时长61分钟。具体停靠站点为:金沙洲彩滨中-彩滨南-新电视塔
2.南方大厦—彩滨中路:总航距10.5公里,预计单程航行总时长35分钟。停靠站点为:南方大厦—黄沙—桥中珠岛花园—荔港南湾—金沙洲彩滨南—金沙洲彩滨中。
此前,有金沙洲居民建议,政府在设计客轮路线时,考虑设计一条从海心沙到金沙洲的往返路线,因为每天从珠江新城到金沙洲的客流量相当大,以分流陆上交通,解决金沙洲大桥常年严重堵车的现象。市交委答复称,规划金沙洲彩滨中至新电视塔、金沙洲彩滨中至西堤,两条航线均可换乘至海心沙。从本次公布的航线中可见,从金沙洲到海心沙都需要在新电视塔进行换乘。
此外,还有市民建议,将彩滨中路码头改建在彩滨北路,或增设彩滨北路码头,或选址靠近彩滨北路。而广州市水上巴士中期规划方案中,规划中期新建包括金沙洲彩滨北路、大坦沙码头等15座码头。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