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海口6月1日电(庄斐)从今天零时起,琼州海峡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VTS)对外全面运行。这意味着从这一时刻开始,进入琼州海峡VTS管理水域的所有船舶将实行报告制度,服从海上交通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和指挥。截至今天上午8时47分,共有海轮52艘次向交管中心报告。 琼州海峡全长77海里,航运繁忙,被称为南中国海上黄金通道。每年通过海峡的海轮近11万艘次,其中外轮2000艘次。 海南海事局局长欧阳宝奎介绍说,这一系统的全面对外运行将大大提高琼州海峡的通航效率,使每一艘船都能更加安全地通过。同时,该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起到保护水域环境的作用,从而为海南经济建设做更大贡献。 新闻背景: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 1958年,我国首次在北方沿海的大连港进行了岸基雷达导航试验,正好与世界上第一个装备监视雷达的英国利物浦港VTS(即Vessel Traffic Service,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相隔十年。1978年,我国第一个VTS在东部沿海的宁波港开始建设。与西欧、日本和北美相比,我国VTS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到目前为止,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20个VTS,约占亚洲VTS总数的35%,基本覆盖了沿海大部分港口重要水域和长江干线下游的重要航段。 琼州海峡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工程总投资5500多万元,始建于1996年,1999年开始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布局为“五站一中心”系统结构,即由海峡东口的木栏头雷达站、中部的白沙门雷达站、西口的玉包角雷达站、总备份雷达站和粤海铁路雷达站五个雷达站和交管中心组成。 根据《琼州海峡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细则》,自2002年6月1日0时起,凡进入琼州海峡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管理水域的的船舶将实行船舶报告制度。即船舶在进入海峡东口或西口报告线;驶离海口港、海口新港、新海港、马村港、海安港、铺前港和三墩港抵达航道1号浮标;在驶离锚地和港口水域抵达海口或海安报告线时,应通过甚高频(VHF)无线电话08频道向交管中心报告,包括船名、国籍、呼号、船籍港、船舶总长、船舶最大吃水、装载情况、航行意图、特别航行要求以及发生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船员旅客发生意外、发现航标移位等,在海峡内航行的船舶必须在VHF08或16频道上保持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