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市:铁路连接港口 一线穿越“蓝黄”

2013-02-06
浏览量 :463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铁路连港口,一线穿蓝黄

龙烟铁路贯通"一线七港口",将极大增强疏港能力。图为龙口港。资料图

“这些年明显感觉到烟台被边缘化,边缘化指的不是别的,就是交通。尽管烟台有港口 、有机场,但没有铁路是不行的。”日前,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如此说。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关系,烟台的铁路交通一直很薄弱,这成为制约烟台发展的瓶颈。2月3日,经济学者李传桐认为,龙烟铁路的修建不但使烟台成为铁路的枢纽,也将蓝、黄两大经济区连接起来,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现状尴尬

位于山东省东部交通末节欠发展

山东省两会期间,在谈到烟台蓝色经济建设时,烟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江汀说,制约烟台蓝色经济建设的因素不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铁路交通。“这些年明显感觉到烟台被边缘化,边缘化指的不是别的,就是交通,尽管烟台有港口、有机场 ,但没有铁路是不行的。”张江汀说,交通是一个致命问题。

对于在铁路交通上烟台被边缘化的说法,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李传桐教授认为,薄弱的铁路交通确实是烟台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由于烟台特殊的地理位置,铁路建设一直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李教授说,“由于烟台市地处山东省东部,地理位置非常尴尬,处于交通的末节,而不是一个交通枢纽的位置。”为此,在铁路建设的审批中,烟台一直没能走在前列。

而在历史上,烟台的铁路建设也是很迟缓的。到了1956年,烟台才拥有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铁路蓝烟铁路,而这比青岛晚了整整52年。早在1904年,青岛就开通了胶济铁路。

如今,龙烟铁路终于动工建设。李教授认为,龙烟铁路的审批和动工建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眼下,烟台市的铁路交通,已经与烟台市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严重不符。薄弱的铁路已严重束缚了烟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龙烟铁路的建设是必须的。同时,他还认为,龙烟铁路的建设,也能够“把过去的劣势,转化为现在井喷式的优势”。

铁路网

龙烟铁路一贯通填北部铁路空白

从烟台市地图上可以看到,烟台北部沿海一带,铁路交通是一片空白。不无夸张地说,铁路是烟台北部地区最大的短板。蓬莱、招远等地,至今都没有一条铁路开通。而在龙口和莱州,虽然境内的大莱龙铁路从2006年开始就投入使用,但因为是地方铁路,无法接入全国铁路网,其利用率仅有4%左右,远远不能发挥其本应起到的作用。

为此,龙烟铁路的建设开工不但使得蓬莱等地告别无铁路的尴尬历史,还能激活大莱龙铁路,和正在建设的德大线一起,构成德龙烟铁路,使得北部沿渤海一带,串联成一体。

同时,李教授表示,龙烟铁路的建设还能促进北部县市经济与烟台内地经济的融合,促进产品物资的流动。李教授说,烟台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个这样的特点,就是烟台市区工业产业稍显薄弱,而县市的发展速度却非常快。例如,龙口市的经济,多年来就一直走在烟台县市发展的前列,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全国百强县首席就是很好的证明,而蓬莱的旅游业,招远的采矿业等都发展得非常好。为此,龙烟铁路开通之后,将会促进烟台市区与县市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经济效益

加强区域一体化,极大扩展产业链

李教授认为,龙烟铁路的开工建设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促进区域一体化。通过铁路,烟台市区和县市之间将紧密联系起来。

如今,烟台市区和各个县市之间,在产业分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烟台各个地方可以进行联合和互补。在龙烟铁路线上,莱州、招远不但矿产资源丰富,而且采矿冶炼行业相当发达,这就需要相关行业的跟进。例如,采矿冶炼行业的发展,将带动机械加工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将随着铁路的建设不断地向外延伸。李教授说,龙烟铁路建设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为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拉长提供了必备的交通条件。而产业链的延伸也加强了烟台各个地方的经济交流和一体化,“区县与区县之间,形成了一种产业上下游的关系。”李教授说。

连接海陆

贯通“一线七港口”,资源流动更便捷

“一线七港口”,这是业内人士对龙烟铁路与烟台港口群之间关系的描述。在龙烟铁路经过的北部沿海一带,分布着烟台港西港区、蓬莱港、龙口港等七大港口。

为此,龙烟铁路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烟台各港口的铁路疏港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很多人士认为,龙烟铁路将成为第二条胶济铁路。鲁东大学经济学院的徐老师表示,“铁路的疏港能力,是汽车运输无法比拟的,全球任何一个港口的发展,都离不开铁路。”

此外,徐老师还认为,龙烟铁路的建设,还将有利于资源的流动,架起海洋与内陆的桥梁。海洋运输以其大运力、低价格,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广泛的运输方式,而在陆路上,铁路也同样拥有这样的优势,“港口是海洋与大陆的结合点,而铁路则是海洋与大陆交流的桥梁”。

战略意义

连接蓝黄经济区,协同发展添动力

对于龙烟铁路建设的意义,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所的李教授还指出 ,龙烟铁路、大莱龙铁路、德大线组成的德龙烟铁路,其最大的意义是连接起了蓝、黄两大经济区,战略意义非凡 。

蓝黄两大经济区,既存在差异化 ,又有着重叠。李教授指出 ,所谓的差异化就是两个经济区的定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着眼于海洋经济的发展,而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则着眼于观光旅游、高效农业等生态经济。而重叠则是东营、潍坊、滨州等地区,既是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一部分。为此,德龙烟铁路,将成为两大经济区沟通交流的交通动脉,桥接起两大经济区,为两大经济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交通要素。

记者手记

也许到2015年回家没那么难了

按照规划,2015年龙烟铁路就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对于沿线的老百姓而言,他们最大的期望 ,就是能够在家门口坐上火车。而对于外地打工者来说,他们最大的愿望 ,是回家方式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眼下 ,正是一年一度的春运,在烟台火车站,随处都能看到回家的身影,背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他们,或许已经在火车站等了一夜。即使如此,他们仍然感到很幸福,因为他们已经买到了回家的车票。经过一段铁路旅程,他们将回到家人的身旁,过个团圆年。

同样,在烟台火车站,还有很多人每天都守在售票窗口前,他们期待着还能有一张回去的票。即使等上两三天,他们仍然期待着奇迹的降临。和他们一样,记者至今也没能买到回家的火车票,因为票就是这些,而回家的人却那么多 。

龙烟线一共有13站,写着“走马龙烟线”的系列报道,沿线一路探访过来,如果你要问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想说,2015年,也许回家的路就没有那么难了。2015年,也许春运的时候,这些曾因为买不到火车票而无法回家的兄弟姐妹们,能够回家看看他们的亲人朋友。龙烟铁路的修建,承载了太多烟台本地人以及在烟打工人的回家梦。(张志强)


来源:蓝色快报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