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MI显示经济降中趋稳

2012-07-04
浏览量 :325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视为中国制造业晴雨表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7月1日公布,数据创下7个月来新低,但比预期稍好。欧美媒体解读认为,中国经济虽然仍存减速危险,但经济环境正在改善。中国专家认为,数据预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可能降中趋稳,“中国经济现在不缺钱”。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PMI为50.2,相比上个月的50.4略有回落。虽然这一领先指标创下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值,但高于分析人士预计的49.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6月PMI指数继续回落,但幅度明显减小,预示未来经济增长可能降中趋稳。而近期稳增长的政策陆续出台,投资增长降幅也在减小,消费实际增长率略有提高,出口增速明显反弹,这些也支持未来经济增长降中趋稳的预期。

  德国证券交易所下属新闻网站报道称,6月份中国PMI指数基本符合预期,表明中国制造业环境正在改善,但获得信贷的难度在增加,工资成本上升。英国《金融时报》称,PMI高于50表明中国的制造业总体上仍然有所扩张,不过新订单和出口订单指数都出现下跌,并且低于50%,说明制造业将迎来艰苦挑战。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第三季度政府将进一步降息,同时经济出现回升。法新社称,这一数字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但分析人士认为政府必须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速继续下滑。中信嘉华银行经济学家廖群说,中国下半年会继续推出宽松政策。他更为担心中国的出口,“国际形势动荡仍在持续,将成为中国下半年出口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报道还说,由汇丰银行公布的“汇丰版”PMI对中国经济的展望将更悲观些,预计将跌至48.1。这是由于汇丰PMI更关注中小企业表现,而中小企业在经济下滑时受冲击更大。路透社称,中国经济持续减速将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更多困难,同时今年还是十年一次的领导人换届,中国政府急于采取一切措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鉴于通胀趋于缓和,北京拥有操作的空间。5月份中国通胀率为3%,低于目标值4%。为了刺激增长,中国今年已经下调一次存贷款利息、下调两次存款准备金率。瑞穗证券经济学家沈建光对彭博社表示,PMI数据略微好于预测,但仍存在经济活动恶化的趋势。政府下半年必然会采取宽松政策,有可能两次降息和下调存准率。美联社称,PMI指数令人担心中国防止经济增速下滑的努力是否奏效。在4万亿支出后,中国现在正小心翼翼地微调经济政策。欧债危机挤压了中国的出口商,政府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措施压制了建筑业投资,一些分析人士担心第二季度GDP可能低于8%。这一数字按照西方标准来看仍然很高,但无法与中国多年来两位数的增长率相比,也让人怀疑中国是否还有继续进口大宗商品的胃口,不少国家现在对中国需求的依赖越来越大。不过,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1日认为,6月PMI比上个月下降0.2,这属于很温和的水平。PMI值依然在临界点以上,说明中国经济正在以较温和的状态放缓,“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没有那么危言耸听”。她认为,近期出台的一些政策,包括6个部委的新政和降息等措施,尚未在6月份的PMI中体现出来。中国现在不需要政策增量,而应把已经出台的政策执行到位。“我们现在需要创造有效需求,不要人为地制造宽松货币环境。中国经济现在不缺钱,”左小蕾说。  


来源:环球时报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