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海上“交警”也是海洋“清道夫”

2012-06-06
浏览量 :433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珠江口作为中国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每天都有大量船舶过往。在这片繁忙的海面上,行船不仅要避开钻井平台、岛屿等庞然大物,在涉海工程施工时,更要谨慎通过施工水域。记者了解到,仅以控扼珠江口东岸的深圳西部海域为例,近期便有西气东输二期、广深沿江高速等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未来联通珠江口两岸的港珠澳大桥也要飞跨这里,这都给负责深圳海域通航秩序的深圳海事局带来了莫大挑战。

就像陆上出了车祸需要交警紧急出警一样,海上出了“船祸”也需要海事局第一时间出艇,而深圳海事局的全部机动力量9艘现代化海巡艇就配备在位于西部海域的赤湾快速反应基地。近日,记者走入这座蒙着神秘面纱的快速反应基地,发现这里不仅有菜地成畦的田园乐趣,还有养护极好的海巡艇随时待命,两种格格不入的状态就隔着一道窄窄的堤岸,岸上是生活,岸下便是工作。

这里是深圳陆地的尽头,也是海洋的开始

顶着烈日,当记者从蛇口线最西端的赤湾站出来时,已是一片茫然,对于一个在市内生活久了的人来说,这里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打不到的士,眼前呼啸而过的不是泥头车,就是集装箱车,无奈之下,只好跨上一辆摩的在颠簸了半小时后才抵达深圳海事局快速反应基地。基地的旁边就是蛇口集装箱码头,隔着一道并不宽阔的海湾,对岸便是赤湾集装箱码头。码头夹峙,船行不息,对于基地的人来说,海、船、人就是他们生活工作的主题。

基地占地不大,正中央是座砖灰色的三层小楼,因为潮气很大,靠海的那面墙足足有一米多厚,窗台也因此显得分外宽阔。诗意的是,每个窗台上都放着一盆金橘,当夕阳西下时,余晖透过窗户轻轻地洒附在橘子和橘叶上,颇有静物画般沁人心脾的感觉。小楼的一楼有间公共食堂,餐桌用复合板拼凑而成,厨师告诉记者,这里吃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基地自己种的,甚至鸡都是自己养的。的确,小楼的北边就有一片约300平米的菜园子,这里韭菜、豆角、黄瓜、青椒无所不有。厨师说,海边的土壤太咸,所以菜地里的土都是从别处运来的,经过精心的打理,再加上海边足量的阳光,瓜果累累并不是一个太难实现的梦想。

看着这些,记者不禁想,或许正是因为距离市区太遥远了,基地的人们才重新拾起锄头,以一种类似古人耕战的方式坚守在这里。他们每天都品味着与城里人久违了的农耕野趣,却也饱受着后者难以想见的风吹日晒之苦,所以,这里的小伙子们很多都被晒成了古铜色。古铜色?是的。在他们的眼中,这才是尽忠职守者的本色。

一份又累又危险的职业

正午的毒日刚刚褪掉些许劲头,海事局西部执法大队的队员们又要出海巡查了,这次驾驶的是一艘航速25节的高速快艇,不过总重只有36吨,和对岸正在缓慢入港的集装箱船相比,就像是大象脚下的一只蚂蚁。大队长周雪琴告诉记者,基地像这样的快艇一共有五艘,另外还有三艘两百吨以上的大船,其中总重762吨的海巡168船曾于去年担任大运期间海上安保的主力。

船在岸头转了个大弯后进入航道,接着便从一艘巨轮的身旁快速驶过,望着前方井然有序的各类行船,记者对海上交规充满了好奇。周雪琴告诉记者,和陆上有车道一样,茫茫的大海上也有给船舶划好的航道,比如万吨以上的集装箱由于吃水很深,往往布道在深水区,而渔船和客船由于吃水浅,多用浅水航道。

不过,就像陆上常有车辆越线行驶一样,海上也会经常发生船舶航行时背离航道的情况,所以就需要有执法者来维持秩序,海事局西部执法大队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据统计,2011年全年西部执法大队累计巡航执法时间8219小时,相当于342天,安全巡航里程75653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三圈半,纠正违章853艘次,行政处罚271件,处罚金额78.229万元,船员违法记分115人,海上应急行动122次,现场处理事故7宗,实施大型船舶护航394艘次,现场警戒325次,海事船艇适航率达到99.87%。对于这份工作的强度,来执法大队已经有两年多的小胡有着深刻的体验。“逢年过节,我们是不能全休的,因为人手少,大家只能轮流值班。还记得来的第一年春节,因为工作忙不能回家,最后就在海巡艇上过了除夕。”

如果说累还能通过数据来体会,那么危险就不是数据所能呈现的了。随着快艇向外海飞驰,记者终于来到西气东输二期港深段施工水域。周雪琴告诉记者,为了在六月底前完成这项工程,现在有几十艘船在紧张施工,这里面除了两艘布管船外,其他都是挖泥船。记者看到其中的一艘挖泥船稳稳当当地停泊在海面上,四个角上各伸出一条上百米的大绳子,周雪琴告诉记者,每条绳子的下面都挂着一个大铁锚,这是为了施工时能把船固定住,以免随着风浪摇摆。因为工期紧,很多船都是连夜施工,所以为了防止其他船在深夜误闯缆绳划定的水域,四个绳角上都要亮警示灯。“但有些船晚上经常非法施工,为了躲避检查,他们常常会把灯关掉,这时如果海巡艇过去检查,很可能被看不见的缆绳绊一跤,甚至翻船。”

与捉“老鼠”时“老鼠”常使绊子相比,大晚上出海应急要更加危险,尤其是眼下即将进入台风季,狂暴的风浪经常会引发船舶相撞的惨剧,这个时候无论夜色有多晚,风浪有多大,执法大队都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了能早到现场,很多时候都开的是那些吨位只有36吨的快艇,这样的小船在大海上就像一片单薄的树叶,汹涌的海浪迎面拍来,经常会改变快艇的航向,有时候浪太大,船舱里的船员甚至都看不见船头。

干的不仅是交警的活儿

对于深圳人来说,大海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也是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之余,享受轻松闲暇的绝佳去处。然而,近年来由于入港船舶剧增,溢油污染海洋的风险也在与日俱增。周雪琴告诉记者,西部执法大队的核心使命其实就两条,使航行更安全,让海域更清洁,但做好这两条并不容易。

船舶溢油,这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危险。周雪琴告诉记者,船舶溢油大部分都发生在加油过程中。就像汽车没了油要到加油站加油一样,船舶没了油也要加油,不过海船的“加油站”比较特殊,多数时候如果船舶不能到码头加油,就只能指望机动加油船。为了能成功导流,加油船需要将一根长长的油管伸进海船的油库里,但如果输油时海风很大,油管就有可能随时被风撕裂,从而大量泄油。另外,海船的加油量很大,加满一次要几个小时,如果有些船员玩忽职守,没有耐心守候全程,以致油加满后,没能及时收管,这也会造成泄漏,污染海面。

防胜于救,周雪琴告诉记者,海巡艇出海巡查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盯紧溢油,尤其是碰到正在加油的加油船时,队员们都会加倍提防,及时提醒加油船注意收回油管。不过即使如此,溢油事故还是难免不时发生,这时考验的就是执法大队组织清理的能力。原来,清理油污并非执法大队一家所能承担,一旦发生了溢油,还需要专门的清污公司到事故海域救急,从布置油栏到最终回收,执法大队要进行全程指导。了解到此,记者这才发现,原来执法大队扮演的角色,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海上交警”所能囊括的内容,他们不仅要处理船祸,还要随时守望这片海面的清洁。因为他们知道,对于很多深圳人而言,一片蔚蓝的海面,或许就是幸福生活的全部内涵。

来源:南方日报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