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港口放开股权 外商掀起投资热潮

2002-05-20
浏览量 :952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中国航运网消息:在去年底实行政企分家,脱离了交通部的中国八大港口——上海、宁波、天津、连云港、秦皇岛、青岛、厦门和广州港日前又得到了自主经营后可以向外资开放、甚至由外资占大股的政策允诺。被称作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高利润行业的港口业一直吸引着众多眼球,而随着引资政策的逐渐放宽,实力雄厚的外资更显示出几分咄咄逼人之势,有分析家预测,未来几年国内港口业的发展将形成一次高潮,甚至会产生一批富豪。   外资航运业巨头 靠拢国内港口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和竞争机制的逐渐引入,高利润的垄断性行业已少之又少,港口业即是其中之一。来自交通部的统计数字表明,2001年上半年,八大港合计盈利7.9亿元,增长43.2%,而证券公司研究部门的统计显示,沪、深两市16家港口类上市公司普遍业绩情况理想,每股收益平均达到0.2563元,经营活动产生的每股净现金流量0.37元,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而集装箱业务增长16%,港口吞吐量增长8.6%。国内港口业的增长势头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去年显得尤为突出。   华夏证券分析师仇彦英认为,国际航运业因受国际经济不景气影响,自去年以来出现低迷状态,而港口业务由于坐收租用金,其受损程度不如航运业大,因此形成目前不少传统航运公司纷纷转投港口业务的新趋势。而国内港口业的高增长势头及放开股权的现实背景均使其成为外资航运业巨头的关注对象。   有消息称,一向以航运业为主的台湾长荣集团现正有意转向评估投资上海厦门港码头,拟扩大赴内地的投资,并由集装箱场延伸到港口码头,创造集装箱船运输的附加值。该集团副总裁林省三表示,全球集装箱船经营业务的新趋势是从过去经营海上集装箱船运送业务延伸到经营港口码头的投资,长荣集团在全球化布局下,内地港口的投资经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据了解,长荣上海港评估投资案的两个项目分别是上海外高桥的集装箱码头中心和上海港外人工岛的深水码头中心,而厦门港的投资案则为靠近海沧的厦门港新建集装箱码头。   以航运为主营业务的台资长荣集团、港资东方海外等都在翘首内地港,而港口航运兼营的业内老大和记黄埔更是逐渐推进其在内地港口的“进攻”战略。最近有消息说,和记黄浦有减持其在南方几大港口股份的行动,但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和黄此举是在表明它要挺进中国北方几大港口,从而逐渐完善其在内地的港口布局。   据仇彦英讲,目前除上述和记黄浦、长荣集团、东方海外三大海运集团之外,包括中资的中海、中远、香港招商局以及美国的海陆等都在逐渐向内地港口业靠拢,但他更看好和黄,其依据是其他一些公司过去都是以航运业务为主,很少直接介入内地港口,而和黄多年来一直是直接投资内地港口,经营码头、运输业务,因此其经营管理能力更胜一筹。   外资频抛绣球南方港 已成投资热点   就在以港资台资为主的外资纷纷向国内港口业抛绣球的同时,各港口也都使出浑身解数迎接一场新的竞争。分析家指出,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南方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几大港口凭借其优良的地理位置和港口运输条件吸引外资,并且在区内形成了激烈的竞争,而北方各港的综合条件比之南方处于劣势,需要凭借其独特的环境来取胜。   据了解,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货物生成地之一,已成为港口投资商的投资热点。为改变广州港以散货为主的被动局面,2001年7月17日,广州港务局与新加坡港务集团签署了合资经营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合同。合同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广州和新加坡双方分别占51%和49%的股份。合同计划在五年内,把广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提升至380万标准箱左右。新加坡港务集团是世界集装箱业务量最大的港务集团,2001年的集装箱业务量超过1700万标准箱,还与惠州签署了合作建设集装箱码头的意向。该集团把华南作为其投资中国港口的桥头堡和重要基地,是因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圈,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十分之一,进出口额超过三分之一,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集装箱生成地之一。相中华南这块港口投资风水宝地的国际财团当然不止新加坡港务集团,在它与广州港务局签署合作合同一周前,其主要竞争对手和记黄埔已通过旗下的和记黄埔盐田港口投资有限公司与深圳盐田港集团签署了共同出资建设盐田港三期工程的合约,总投资为55.659亿元人民币,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为160万标准箱,合资经营期为50年,并经国务院特批获得了控股权,股份为65%,盐田港集团只占35%。   和记黄埔业务遍布16个国家、拥有29个港口和162个泊位的港口业巨人,控制了全球船运贸易的14%和香港港口吞吐量的50%。此前,和记黄埔已取得深圳盐田港50%的股份,另外还持有全球第五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40%的股份和宁波集装箱码头49%的股份,使和记黄埔2001年在内地的集装箱业务量达到全国的四分之一。   靠航运业起家的香港招商局集团是香港四大中资集团之一,在投资内地码头方面当然也不甘人后,香港招商局集团已拥有深圳的蛇口港、妈湾港和赤湾港,其控股的招商局国际还投资5亿元参与蛇口集装箱码头二期建设,该项工程估计明年年底前可以完成。现在招商局国际正就深圳蛇口码头三期项目与深圳市政府谈判。招商局国际主席傅育宁日前透露,计划5年内在内地、香港投资港口100亿元。   在外资纷纷入主南方港口的同时,北方各港也正在逐步改变其散杂货运输码头的形象,并努力建立自己独一无二的经营策略。比如已进入A股上市辅导期,并预计在明年初上市的连云港,目前就通过大力强调其特殊地理位置——新亚洲大陆桥的出海口来吸引外资。据连云港上市办主任王华介绍,连云港在整体经济发展上不如上海宁波等南方港口,但外资更看重陇海铁路所贯穿的西部纽带,现在连云港已经成为内陆省份的出海口,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疑会加强连云港的这一特色。据了解,拟在A股上市的连云港目前组建的港口股份公司是将该港优质资产组建起来,一方面为减轻负债,另一方面也为发展募集资金。   王华透露,目前表现出投资意向的外资较多,但尚未最终立项。而与人们想象的不同,连云港等国内港口放开股权并非将整个港口由外资控股,只是其中的一些项目如集装箱码头可以由外商控股或独资。王华强调,港口放开股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吸引外资,改变国内港口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落后的现状,同时通过外资管理提高国内港口业的管理水平,最终改变港口经营管理体制,在港口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