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北京8月24日讯(记者徐来) 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尤其是针对目前正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的“公正与效率”司法大检查活动中摆查出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从十一个方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工作做出整体部署,并要求各级法院在这十一个方面苦下功夫,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将司法为民的工作宗旨落到实处。 据了解,这十一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是:一、要在为第一要务服务方面下功夫,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依法保障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四、平等保护各类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五、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切实保障人民的诉讼权利;六、提高司法效率,使当事人尽快获得公平裁判结果;七、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及时维护案件胜诉方利益;八、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使人民司法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实际需要;九、坚持群众路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问题,确保司法公正;十一、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司法为民重点在“司法”,核心在“为民”。在上述十一个方面工作中,最高人民法院针对群众告状难、申诉难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即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群众申诉来访工作;及时敏锐地抓住申诉来访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努力加强申诉来访工作的硬件建设,改善接访条件,将申诉来访场所建成一个条件良好的公共法制活动场所;及时妥善地处理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加紧制定《人民法院规范和完善申诉来访制度的若干规定》,要下决心将诉讼过程中最难的信访申诉环节变成“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 针对久拖不审、久审不结、久结不执问题,最高法院要求各级法院加强审判流程管理,确保诉讼流程的高效运行;继续强化审限制度,建立诉讼程序监督制度。对于那些一拖就是几年的严重超审限的案件,要通过“公正与效率”司法大检查活动予以彻底解决,绝不允许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最高法院提出,今后,如果再出现无故超审限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有关惩戒制度的若干规定》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