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政府已将疏浚崖门水道列入未来粤西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项目,拟将崖门航道疏浚扩建为万吨级的出海航道,解决制约粤西发展的交通问题,并以崖门航道为龙头促进整个粤西物流业的发展,整个疏浚工程目前正大规模展开。 崖门位于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中最西边,是除虎门以外惟一有条件通航万吨级海轮的出海航道。由崖门、虎跳门经黄茅海出海的崖门出海航道,内连西江、潭江,贯通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及西江中上游地区航运的主要出海通道。但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疏浚崖门万吨级出海航道的事一拖再拖,由于这一“黄金水道”被长期闲置造成交通“瓶颈”。 1987年,崖门航道整治被交通部列入《珠江流域航道发展规划》,并由交通部、省交通厅和航道局组织,开展了对崖门出海航道整治的前期工作研究。1998年,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3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内河航道技术等级的批复》,确定崖门水道为通航万吨级海轮的航道。2001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广东省省委书记李长春到新会港视察,对银洲湖的开发给予充分肯定,并指示有关部门要加快崖门出海航道的开发、整治与利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前任省长卢瑞华和现任省长黄华华都拍板重点疏浚崖门航道加快广东西部开发,促进粤西经济腾飞。 目前,由国家投资,按全潮通航3000吨级标准对崖门出海航道进行的第一期疏浚工程已经完成,3000吨级海轮全潮进港,5000吨级海轮可乘潮进港。 由于航道的初步疏浚,给粤西增添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已经吸引了美国柯达、福斯特惠勒、日本松下、瑞士ABB、新加坡金鹰国际投资集团(投资19.8亿美元)等世界著名跨国集团前往江门投资办厂。崖门万吨级黄金水道打通之后,必将成为江门乃至粤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