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日益形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政企分开后的港口企业与公路、铁路、民航之间的竞争程度将日趋白热化。那么,如何将港口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稳住老货主,争取新货源,把港口企业做得更大更强,经久不衰呢?笔者以为,除了要有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和过硬的企业员工以及现代化的装卸运输生产设备外,还要建设立足港口实际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也是港口企业搏击市场、勇立潮头而经久不衰的一把利器。 就目前一些港口而言,企业文化尚处在初级阶段,远未形成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的方方面面做出努力,更要走出“宣传部式”、“标语口号式”的企业文化的误区。港口企业文化体系大体上分为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板块。而制度文化则又是港口企业文化的前奏和基石。 首先,制度的创新是理念创新的保障。新经济体制下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它需要激动机制作为物质保障。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尊重人的客观环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件作支撑。譬如美国微软公司的“职业阶梯”文件,其人力资源部制定的“职业阶梯”文件详细列出员工从进入公司开始一级一级向上发展的所有可供选择的职务,并且列出不同职务和必须具备的能力、经验和可获得的待遇,使每个员工感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乐观,因此很少有人跳槽。某港口企业近期推出的船舶、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津贴政策,可以说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这仅仅能起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作用,关键还要在如何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上做文章,以达到“用事业留人”的最高境界。 其次,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克服“人治”弊端的有效手段。现在确实有不少企业存在“老板”的个性决定着企业个性的不良倾向企业文化变成“一把手”文化。笔者并不是反对“精英治企”,即便是“精英治企”,恐怕也并非会忽略制度的作用。缺乏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作支撑的企业,往往会不自觉地形成“人治”现象,带来的只会是企业人际关系的扭曲,最终会导致企业走向衰败。譬如史玉柱的“军事化行为”癖好,给巨人集团带来的就是致命的创伤。 其三,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规范员工言行的动力和约束机制。管理制度既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前提。据报载,导致事故隐患的绝大部分原因是违章作业所致。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从表象上看是员工责任心不强,但其实质还是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有缺陷。 综上所述,可以说管理制度的基础性、载体性、动力性和规范性特点,决定了制度文化是建设优秀港口企业文化的前奏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