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1日,东方海外、阳明海运、马士基海陆、宏海和亿通5家国际知名的船公司与北京朝阳口岸的经营主体——北京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正式进驻朝阳口岸。这标志着“京津口岸直通”工程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天津港的港口功能真正延伸到了北京,北京也成为了真正的内陆港口。日前,记者就“京津口岸直通”的实现和影响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陆港处崔桐群处长和北京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惠比先生。 直通是大趋势 提到京津口岸直通的实现,崔处长认为这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一个地区的口岸工作效率和通关速度,已成为中外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投资决策时的重要评判指标。据介绍,早在2001年10月,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就以明传电报方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的通知”;2002年5月,国务院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大通关”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为了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和贯彻落实国务院的要求,北京从去年6月开始实施了“大通关”工程,以使北京口岸全面提速,“京津口岸直通”就是其中的重要项目。 另一个促使京津口岸直通的重要因素是京津两地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目前的年外贸额为500多亿美元,其中约70%是海运货物,且大部分经天津港进出,天津港每年100万TEU左右的外贸集装箱中北京的集装箱约占30%。因此,把天津海港的功能延伸到北京,不仅使天津港扩大了腹地,也使北京也拥有自己的出海口,将有利于发挥京津口岸的互补优势,从而提高通关效率,降低国际物流成本,为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进出口环境。 直通是一个过程 在采访中,崔处长一直强调京津口岸直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1994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朝阳正式对外开放。在口岸开放后的近10年中,实现京津口岸直通一直是京津两地口岸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朝阳口岸开放后一直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直通。崔处长对此解释认为,当时海关关税体制的束缚和信息技术手段的限制是客观原因,而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滞后,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通关速度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没有深刻认识到口岸的服务功能与监管功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更没有把提高口岸工作效率与降低企业的成本联系到一起。 2001年1月,海关总署开始全面实施快速转关监管模式,这为口岸直通奠定了体制基础;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也为口岸之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为落实国务院“大通关”会议精神,北京和天津都成立了专门的口岸工作领导小组和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京津口岸直通是两地口岸工作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了解,在北京口岸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推动下,北京海关推出了支持北京经济发展的10条措施,大幅度地调整了机关设置及一线人员比例,提出了监管工作“前推后移”的思路,对信誉良好的企业放开一线监管,实施后续监管。同时制定了《便捷通关实施细则》,简化手续,对有条件的企业采用了企业提前报关,海关提前介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预申报、预归类、预审价和预统计;对信誉良好的企业在通关现场实行开放管理等措施,降低企业的通关成本。在“大通关”工程实施中,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积极推行“电子报检、电子转单、产地证电子签证”,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缩短地理距离,加快报检、签证和通关速度。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与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实施了进出口企业绿色通道制度试点,京津地区首批列入试点的共19家企业,其中北京占13家。 经北京、天津两地口岸管理办公室、海关、检验检疫及口岸经营主体共同研究协商,2002年10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北京海关、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与天津市对口单位共同签订了《北京朝阳口岸与天津海港口岸直通协议书》。 尽管签订了直通协议书,也引进了知名的船公司,但直通工程还有许多关键的工作要做。据悉,今年朝阳口岸为京津口岸直通还要完成三大主要任务:建立电子闸口、实施监管区封闭和搭建口岸电子信息平台。其中电子闸口是口岸信息传输和确认的重要手段,也是口岸直通的基本保证。在北京朝阳口岸建立与天津港相匹配的电子闸口,就可以快速、准确地传输和确认两个口岸的货物通关信息,既保证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又能提高通关效率。 直通让市场洗牌 谈到京津口岸直通对北京的总体影响,崔处长和姜董事长表示,京津口岸直通实现后,北京朝阳口岸与天津港就实现了港口功能的一体化,北京就成为了真正的内陆港口,北京的进出口货物比以前的口岸转关将更加方便快捷。他们认为朝阳口岸的集装箱吞吐量有望大幅度增长,对“十五”期间实现10万到15万TEU的目标充满信心。根据直通协议,朝阳口岸作为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惟一的海运内陆口岸,实现港口功能一体化之后,到北京的进口集装箱货物可采用海关跨关区运输方式,将货物转至北京办理海关和检验检疫手续;出口货物在北京一次报关、一次报检,原则上在天津港不查验,直接集港、装船,货物装船后,所有信息反馈到朝阳口岸,可在北京办理出口退税。这就意味把口岸服务送到了北京的进出口企业的家门口,据预测,由此进出口的通关效率将提高50%。他们还表示,北京地区的外向型企业能够就地办理口岸海运业务,可以享受货物定舱、仓储运输、中转、集装箱拆拼装箱、海陆联运等一条龙服务,对企业缩短办理结汇、退税时间,加速企业资金流转将带来极大的便利。 关于直通对北京海运业市场的具体影响,姜惠比董事长用“重新洗牌”来形容。他认为,在新的口岸服务模式下,众多的船公司、货主、货代之间的关系将根据各自的利益进行重新调整。作为朝阳口岸的经营主体,北京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在市场重新洗牌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目前,陆港公司一方面在不断地完善口岸的硬件设施,如引进和记黄埔的集装箱堆场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则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的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如陆港已经通过了ISO9000认证、不少员工也已经取得了各种专业从业证书。据介绍,很多船就是看中了朝阳口岸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营环境而纷纷前往的,不过陆港公司也表示对各个船公司是有选择地引进的。对于已经进入的船公司多数是外国公司,姜董事长解释说,北京外贸集装箱的货主有2/3是中外合资或者外资企业,它们习惯于或者信任这些外国知名船公司。 直通为北京助跑 北京朝阳口岸与天津海港口岸直通的实质是将天津海港的功能延伸到北京,使北京拥有自己的国际物流出海口,成为真正的内陆港口。谈到北京成为真正的港口能为北京的发展产生什么时,崔处长认为,这对完善北京城市功能,扩大北京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北京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北京经济发展和加快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姜董事长则指出,直通使“口岸”长期以来的地域概念变成了一个经济概念;尽管北京成为内陆港口后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北京海运业市场的重新分割,但这种市场重组是以降低整体物流成本为目标的,过程虽然残酷,但最终将为北京海运业乃至整个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