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 一度有“巴尔干铁娘子”之称的波黑塞族前总统普拉夫希奇突然“悔过自新”。12月16日,她在海牙前南问题国际法庭上表示,她对自己在波黑战争期间“背叛人性”的行为感到“悔恨”,并愿意接受惩罚。 普拉夫希奇今年72岁,原是一所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波黑内战期间,她担任塞族副总统,是当时的塞族总统卡拉季奇的亲密助手。这场持续3年多的战争导致20多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地区发生的最残酷的战争。1995年11月代顿和平协议签署后,波黑战争结束。1996年,普拉夫希奇当选为塞族共和国总统。上台后,普拉夫希奇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但与卡拉季奇等强硬的民族主义分子保持距离,主动向西方靠拢,还主张与驻波黑稳定部队进行合作。1998年普拉夫希奇在竞选失败后退出政坛。 海牙前南法庭在战争结束后就对以卡拉季奇和塞族军队总司令姆拉迪奇为代表的一批塞族官员发出通缉令,指控他们在战争期间犯有种族屠杀和反人类罪等战争罪行。据认为,由于西方对普拉夫希奇和卡拉季奇等强硬派人物区别对待,所以海牙法庭在开始阶段并没有把她列入通缉名单。2000年4月,法庭突然对普拉夫希奇发出秘密通缉令。2001年1月9日,普拉夫希奇主动向海牙法庭自首。她是迄今为止被法庭逮捕的惟一女性和级别最高的官员。 在随后的法庭审理中,检察官对普拉夫希奇共提出9项指控,其中包括种族清洗、反人类和屠杀等。由于普拉夫希奇被认为认罪态度较好,法庭对她采取庭外保释,所以,在庭审之余,她一直居住在贝尔格莱德。今年10月,普拉夫希奇在接受庭审时首次承认自己在波黑内战期间犯有反人类罪行,检察官随后撤销了对她的其他指控。 法庭从16日开始对普拉夫希奇举行为期3天的最后一次听证会。普拉夫希奇在一份“悔过书”中说,她“从事并支持了使用武力的种族隔离行动,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尽了力”。她承认曾试图掩盖塞族人的罪行,并对塞族人对非塞族人进行的种族清洗行动寻找借口和加以辩解。她对此感到“完全和无条件的忏悔”。据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联合国前驻波黑特使比尔特和南非前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副主席博莱恩等一批证人将在今后几天里出庭作证。他们将证明普拉夫希奇对代顿协议的签署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表明普拉夫希奇主动认罪对于波黑民族和解进程具有积极意义。如果法庭认定普拉夫希奇罪名成立,她将面临终身监禁的最高刑罚。但考虑到她的“良好表现”以及她对其他战犯嫌疑人的“示范作用”,舆论预计法庭不会对她处以最高刑罚。 值得注意的是,普拉夫希奇在“悔过书”中还指责当时的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是波黑战争的“幕后操纵者”。她说,战争期间塞族政治领导人与米洛舍维奇进行了紧密的勾结,他们经常前往贝尔格莱德,向米洛舍维奇汇报情况,并接受他的指示和安排。因此,也有舆论猜测,不排除普拉夫希奇主动认罪是她和检察官幕后达成默契的结果,因为对于一直想给米洛舍维奇定罪的海牙法庭来说,普拉夫希奇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有力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