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运业开放程度已超过WTO成员的平均水平

2002-09-10
浏览量 :810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新华网厦门9月9日电(记者 程云杰 卢志勇)中国交通部的一位官员今天在这里指出,占中国外贸运输业务87%的海运业的开放程度已超过世贸组织成员的平均水平。   交通部水运司综合运输处处长王明志在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的“中国服务领域吸收外资研讨会”上说,自1986年以来,中国累计共批准设立中外合资国际、国内水上运输公司、水运服务企业、集装箱站场等200多家,批准设立外商独资船务公司20多家,分公司60多家,批准设立外商独资集装箱运输服务公司7家。沿海和内河港口共有60多个中外合资、合作水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他说,这些中外合资国际、国内水运企业及外商独资船务企业的设立为中国水运市场注入了活力。水运业的对外开放不仅帮助中国引进了发展资金、先进的集装箱装卸设备和船舶,而且改善了国内水路运输技术水平,促进了中国国际、国内水路运输企业提高经营能力,改善了管理方式。   200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4%,其中有87%的外贸运输任务完全由水运业来完成。   王明志说:“水运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水运业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专家的分析,中国海运业对外开放已经超过了WTO成员方的平均水平,中国水运业今后的重点是推动国内水运市场政策与世界国际海运市场政策的趋同,并积极推进海运贸易自由化。”   据介绍,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及合作经营企业均可根据有关规定经营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代理和国际船舶管理业务、国际海运货物装卸及仓储业务、国际海运集装箱站和堆场业务,并可以投资设立外资企业经营国际海运货物仓储业务。   此外,中国还鼓励中外合资建设并经营公用码头泊位,允许合营企业经营装卸业务,经营货物堆存、拆装、包装以及相关的国内公路和水路客货运输。(完)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