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春天,新冠病毒如同“倒春寒”,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全国各地接连打响,时时刻刻牵动人心。
进入4月以来,疫情在广州也卷土重来,而且势头迅猛,从上周末开始,一条接一条的突发消息就不断汇集到我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手中——4月9日,广州多区新增数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日,我院审判综合楼紧邻的海珠区南洲街后滘部分地区被划定为封控区,截至当晚,全院44名干警健康码 “变黄”,多位干警被要求居家隔离或处于管控区……面对复杂局面和严峻考验,对我们形成了强烈的紧迫感。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办公室第一时间迅速响应,积极履职尽责,和全院干警一道,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防火墙”。
4月10日中午,办公室了解到海珠区有关防控措施和通知后,迅速做出响应,第一时间向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院党组书记、院长陈超同志作出指示,要求我院防控工作万分小心,万无一失,分管院领导李卫鹏同志连夜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办公室负责人叶祖喜立即向办公室成员丰勇、刘晓牧、田海龙、朱书旭等同志传达院领导指示要求。田海龙与海珠区卫健委及南洲街道办事处了解疫情情况,得知与我院一涌之隔的后滘村发现确诊病例,具体情况待官方通知,后滘村周边包括我院处于管控区范围,在此区域停留二十分钟将被赋“黄码”,因此我院部分周末加班、值班人员,食堂、物业工作人员,以及居住在附近小区的干警健康码变为“黄码”;朱书旭立即汇总院各部门联络员上报的干警个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情况;丰勇同志将汇总情况上报给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经综合研判,拟定全院干警11日采取居家办公的方式,并将详细情况向省法院值班室及省法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
4月10日当晚,办公室按照院领导的指示和工作部署,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刘晓牧同志会同基建组与物业经理就大院安保等工作安排布置到位,并针对可能的突发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和具体细则。物业公司严格按照预案,对审判综合楼特别是后院与封控区交接处的重点区域采取技防与人防相结合,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轮班卡点巡查等方式,做好大院的“守门人”。当天深夜和4月11日凌晨,物业安保人员即时发现并及时控制3名先后从位于封控区内的后滘村翻越我院围墙并企图进入大院脱离封控的人员,并及时向当天值班干警和带班院领导报告,经与辖区民警、街道、村委等配合,妥善处置了这几起突发事件,筑牢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确保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大院安全有序。
4月11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我院干警采取居家线上办公,不到院上班,但办公室服务不打烊,后勤不靠后,提前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叶祖喜同志要求各小组主动思考、靠前保障——储备疫情防控物资、开展消杀清洁工作、联系核酸检测机构、及时收集汇总信息、做好食堂餐饮准备……积极为接下来全院恢复正常审判办公秩序做好后勤保障准备。特别是在食堂餐饮保障方面,由于我院所在的南洲街全域都被划为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管理措施,正常的食品蔬菜运送受到限制,如何有效保障上班后一百多人的餐饮,办公室积极想办法,多方联系采购存储,有力保障了正常餐饮。
4月12日,我院恢复正常上下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超同志第一时间召集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办公室情况汇报,对我院疫情防控工作再研究、再部署。陈超同志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区工作要求,全面排查本院薄弱环节,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举措、更快的速度,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形成了10条具体应急措施,确保了特殊时期的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审判办公秩序井井有条。
此时,审判综合楼所在地区仍被划为管控和防范区,给上下班干警带来许多不便——高速出口被封、地铁出口关闭、公交车辆飞站、检测措施更严……但全院干警毫无怨言,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按时到达工作岗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