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广州基地(下称“基地”)指导,广州市司法局支持,广州国际航运司法研究会(广州海事法官协会)、广东省律师协会、广州市律师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下称“全国律协海商委”)主办,广东省律师协会海事海商物流法律专业委员会(下称“省律协海商委”)和广州市律政营商环境研究院协办的“2018广州海商法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学者、律师共300多人参加了论坛。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钟健平、广州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邓中文、广州市司法局局长廖荣辉、广州海事法院院长叶柳东、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童新、广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黄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敬出席论坛并致辞。广东高院民四庭庭长杜以星、广州市司法局副局长谭祥平、律管处处长沈敏、广州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非淆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广州基地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等出席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广州海事法院副院长王玉飞主持。
在开幕式上,钟健平副院长为“基地”专家初北平等颁发聘书。论坛宣布了主题征文的评奖结果,并对获奖作者宋瑞秋、罗春、谭学文等颁奖。本次论坛面向学术界、实务界、司法界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人士等广泛征文,论文投稿53篇。经论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计36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18篇。
2018广州海商法论坛为期两天,11月3日为“东亚海法论坛”,论坛由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和日本早稻田大学海法研究所于2008年共同发起设立,每年轮流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现已成为东亚地区海商法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论坛围绕租船、污染损害赔偿、无人船法律问题以及各国海商法的前沿发展问题展开,70余位来自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日本、韩国、英国的海商法学者、律师、法官以及航运企业与保险公司的实务人员参加会议。
11月4日的主论坛分两部分,上午举行了专家主题演讲,由广州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陈忠谦主任、大连海事大学初北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张文广副研究员、省律协海商委主任杨运福、西南政法大学王玫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曾二秀教授、上海海事大学王国华教授、全国律协海商委主任王敬、日本专家椿弘次、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陈波副秘书长分别就中国网络航运仲裁前沿、日本、韩国海商法的最新发展、《海商法》修改的若干焦点问题、“桑吉”轮案法律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海事商事法律的国际化问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海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经验与启示、海事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等作精彩演讲。
下午还举行了两个平行论坛。论坛一安排了部分论文获奖作者对其论文作主题分享,围绕中国海商法修改、粤港澳大湾区及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法律问题、中国海事诉讼与仲裁、港航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法律风险防范、英国禁诉令等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引发了与会人员对海商法领域的深入思考,开阔了思路,达成了诸多共识。
论坛二为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广州基地专家委员会论坛,围绕《关于加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法治化软环境建设的调研报告》《建设广州自由贸易港调研报告》展开研究讨论,对下一步如何推进广州国际航运司法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研究。
2018广州海商法论坛成功召开,广东法律界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出的“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的指示精神,在更高水平上为扩大开放服务,助力高标准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共同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提供法律支撑,不断为广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进一步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