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往巴库港的首辆集装箱列车有望推动欧亚贸易转型

2015-08-07
浏览量 :400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发自中国的首辆集装箱班列于周一抵达阿塞拜疆的巴库港。多名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格鲁吉亚官员以及国家港口、铁路和航运公司代表与外交使团成员出席了在新建渡轮码头举行的欢迎仪式。

    从中国西北发往阿塞拜疆的首辆列车是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TITR)开发协调委员会集体努力的成果。该委员会由哈萨克斯坦铁路(Kazakhstan Railways)发起成立,成员包括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土耳其和中国的港口、铁路、航运和物流公司。

    这辆列车载有82个20英尺集装箱,于7月28日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出发,经过4000多公里的路程抵达哈萨克斯坦阿克套里海港口,之后在该港口由铁路轮渡运往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往南70公里的阿拉特的新巴库港。

    阿塞拜疆政府正在阿拉特附近开发新的一流港口综合设施,其中包含物流区、国际公路运输协议担保园区、通用供油基地设施和保税区。新港口总共占地400公顷。该开发项目是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 Ilham Aliyev )制定的更大规模的增强国家非油经济和去石油化战略的一部分。巴库港位于欧亚战略交汇处,靠近中国、土耳其、伊朗和俄罗斯等大规模市场,有望成为欧亚大陆的领先物流与贸易中心。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的积极参与者,高加索和中亚的内陆国家计划振兴和推动中欧之间曾经活跃的陆地贸易。连接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与欧盟铁路网的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项目即将完工,为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陆路路程将货物从中国和远东地区运往欧洲提供了新的机会。当前中国东部至欧洲的海运时间为30至35天。协调委员会成员致力于将中国货物抵达欧洲的门到门运输交付时间缩短至14天以内。

 

编辑:中国航运网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