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成山角“两制”6月施行

2015-05-27
浏览量 :412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交通运输部传来消息,自6月1日起,经国际海事组织正式审议通过的新版《成山角水域船舶定线制》及《成山角水域强制性船舶报告制》将正式施行。新版船舶报告制将利用AIS的信息功能减轻报告负担,届时每年需要人工报告的船舶数量将从目前的12万艘次左右下降到3.5—4万艘次左右,降幅近7成。

  据了解,旧版“成山角船舶定线制”和“成山角船舶报告制”(以下简称“两制”)于200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唯一在国际海事组织备案的船舶定线制和强制报告制。成山角水域也是我国首个实行交通管制的水域。然而近年来,随着航经该海域的船舶数量大幅增加,旧版“两制”已无法满足该海域的管理需求。

  与之相比,新版成山角水域船舶定线制在现有定线制的东部增加了二个新的通航分道,即从目前的一个分道通航制一个警戒区扩展成了四个分道通航制和两个警戒区,将进一步改善通航秩序,降低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新版定线制也将一直延伸到我国的毗连区,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距岸较远的船舶定线制之一。

  此外,在降低事故率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监管效率是新版“两制”的一大亮点。据悉,成山角水域位于我国山东半岛最东端,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也是我国海上南北大通道必经之地。该水域内气候及海况条件复杂,风高、浪急、雾日多,航行和作业船舶总数年均超80万艘次,其中商船约12万艘次,日均过往商船300余艘次。被誉为我国“海运咽喉”和“东方好望角”。历史上,这里数量庞大的商船和渔船混杂在一起,使之成为成为山东乃至北方在水上交通事故最为密集的区域。从1991年起,交通运输部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对航经这一区域的船舶进行调整,成为成山角定线制的雏形。此后,船舶管理中心设立,海事管理人员开始通过雷达指导船舶安全航行。自2000年12月1日成山角水域船舶“两制”正式实施后,船舶事故率下降近88%。而此次新版船舶报告制是利用现有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信息功能来减轻船舶报告负担,降低无线电通信的繁忙程度。预计实施后,在增强船舶的航行安全的基础上,监管效率有望大幅提高。

来源:中国海事局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