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事周密部署 六项措施防抗寒潮大风

2014-12-02
浏览量 :405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今年进入10月份以来,寒潮大风天气开始陆续影响天津地区沿海水域,据统计截至目前发生影响较大的大风天气有12次,风力一度达到7-8级阵风9级,给船舶安全航行作业和港口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为做好2014-2015年度天津辖区海上寒潮大风、大雾与海冰防抗工作,天津海事局认真总结以往防抗恶劣天气经验,全面分析当前海上交通安全监管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恶劣天气的危害程度,对防抗恶劣天气工作进行提前预防,周密部署,并在原有一系列有效防抗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可行性、操作性更强的防抗举措,全力维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当前,寒潮大风天气是影响海上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将针对今年秋冬季节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寒潮大风天气,按照天津海事局关于防抗 2014-2015年度寒潮大风的统一工作部署,进一步创新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思路举措,周密部署防抗寒潮大风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和减少因寒潮大风对船舶交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同时,进入冬春季节后,海上交通还将受到海冰、大雾的影响。届时,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还将根据“冬季防冰、冬春季节防雾”的海上交通安全监管规律,及时按照各项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适时启动恶劣天气应对机制,重点做好安全信息发布、临时交通管制、锚泊秩序管理、重点船舶监管、防冻破冰以及应急响应等工作。

  一是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安全信息。通过微博、微信、飞信、电话及传真等手段将恶劣气象预警信息发送相关港航企业、施工作业单位,要求各单位组织力量,提前部署,积极做好船舶调度和应急防范工作。同时,通过VHF及时播发恶劣天气信息,适时增加播发频次,尽最大可能确保船舶能够及时收到和掌握相关安全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抛锚、回港避风、暂停作业等防范措施。

  二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维护良好交通秩序。严格按照船舶进出港通航标准、航行规则等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组织船舶交通流,确保主航道、复式航道、大沽沙航道运行安全有序。恶劣天气影响严重时,将及时按照相关规定,适时对航道交通流实行进出港排序、加大船舶间距、单向控制、关闭小船航道、进出港动态暂停等交通管制措施,并及时疏导恶劣天气影响造成的压港船舶,维护港口水域船舶交通良好秩序。

  三是加强锚泊秩序管理,确保锚地水域安全。提前对锚泊船较为密集水域进行疏导,要求前往锚地抛锚的船舶根据天气变化合理选择适当锚位,必要时为船舶推荐安全锚泊水域。大风天气来临时,对锚泊船舶设置走锚报警、领域监控,加强船舶锚位动态监测。

  四是强化重点船舶监管,严控交通安全隐患。加强对客船、危险品船、砂石船等“四类重点船舶”动态监控和交通组织力度,设置领域监控报警,科学预判碰撞危险局面,及时发出危险警告,严格执行相关抗风等级,禁止船舶冒险航行。

  五是专门部署破冰工作,有效应对海冰影响。针对冬季防冻破冰工作将专门召开破冰工作协调会,以“部门会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应急防备机制”等三项机制为基础,全面部署启动冬季破冰工作。设置多点冰情监测站点,实时跟踪冰情变化趋势;建立信息通报制度,确保冰情防抗信息畅通;建立、完善破冰工作管理制度,明确组织结构、任务、力量配布。同时为应对严重冰情,协调组织成立应急破冰船队,在锚地、防波堤等重点位置设置应急破冰船,有效应对海冰造成的突发事件。

  六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时接收船舶遇险、发生紧急情况的报告,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相关部门采取应急行动。提前收集港口各重点水域具备搜救、应急抢险能力的拖轮等救助力量信息,遇有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最快速度开展前期应急处置工作。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寒潮大风天气对海上交通的影响将持续加大,应对恶劣天气需要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在此呼吁航运企业切实发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准确预判恶劣天气的影响情况,加强防范和应急工作。

来源:天津网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