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陆家嘴航运金融规模难以匹配上海港吞吐量

2014-10-29
浏览量 :350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声势浩大相比,如果不是业内人士,恐怕很多人都对上海正在同步进行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深感陌生。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第19号文件(《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距今已有5年,却鲜有扶持举措见诸报端。

  《中国经济周刊》梳理政策后发现,2009年以后上海航运企业共接到了超过70个相关航运建设文件,多数只是转发中央的整体性框架意见,2013年以前很少有专门针对上海的落地细则。

  2013年底,一直沉寂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终于搭上了自贸区快车,上海本土政策开始“鼓点密集”,但关于航运、金融融合的重磅扶持政策仍是近乎空白——对照航运这个资本高度密集行业的国际惯例,似乎有些“脱轨”。

  2014年10月14日,国内首个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在上海陆家嘴正式启动,吸引船舶租赁、航运保险等市场主体入驻,金融事业风生水起的陆家嘴开始了与航运产业的融合之旅。基地预计于201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参与政策制定的智囊也都表示,航运金融的深度结合,还存在诸多单靠上海一己之力难以突破的体制性难题。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