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潍坊港航治理局获悉,山东潍坊港中港区3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建设顺利,目前1个泊位已投入试运营,剩余2个泊位正全力推进建设。该工程由马来西亚森达美团体投资近6亿元建设,年内将全部投入使用。 近年来,森达美团体不断加大对潍坊港基础举措措施和港区扩建投资力度,已有3个万吨级泊位建成投用,并在“黄三角”港口率先开通集装箱业务。据悉,“十二五”期间,该团体将扩建3个3万吨级通用泊位,3个3万吨级多用途泊位,2个3万吨级(结构预留5万吨级)液化品泊位。到2015年,潍坊港口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吨。 来源:中国水运报 |
近日,记者从潍坊港航治理局获悉,山东潍坊港中港区3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建设顺利,目前1个泊位已投入试运营,剩余2个泊位正全力推进建设。该工程由马来西亚森达美团体投资近6亿元建设,年内将全部投入使用。 近年来,森达美团体不断加大对潍坊港基础举措措施和港区扩建投资力度,已有3个万吨级泊位建成投用,并在“黄三角”港口率先开通集装箱业务。据悉,“十二五”期间,该团体将扩建3个3万吨级通用泊位,3个3万吨级多用途泊位,2个3万吨级(结构预留5万吨级)液化品泊位。到2015年,潍坊港口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吨。 来源:中国水运报 |
五年完成投资160亿元,接踵建成了以寸滩港为代表的一批5000吨级码头;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71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244万标箱,总量分别达到1.45亿吨、300万标箱。跟着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重庆沿江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进级、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形成推动水运发展的强盛动力。然而,在利好和灿烂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今年上半年,重庆市港口吞吐量增幅为9.86%,已经回落到个位数。经历了几年高速发展的三峡库区港口,未来将何去何从?
成也萧何 痛也萧何
跟着世界经济发展迈入转型进级阶段,中国海内工业结构也在经历着痛苦的转折。而港口业身处十字路口,未来走向也面对着诸多挑战。
因三峡成库而兴起的重庆港口,正经历着“水毁”之痛。跟着三峡库区175米实验性蓄水完成,水库蓄退水已成为常态。一个周期内,水位的最高变幅达到甚至超过30米,这对库周码头的基础举措措施都造成了巨大影响,水毁现象日益显著。同时,水位的大幅度变动诱发的地质劫难及码头港池的冲於变迁,也给船舶的安全停靠及装卸功课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跟着“高峡出平湖”,库区航运前提极大改善,加之长江干线干散货船舶运力的盈亏平衡点攀升至接近3000吨,促使船东们不断造大船。据统计,目前重庆全市货运船舶均匀载重吨达到2000吨,奉节、渝北、云阳、万州、开县、涪陵6个区县货运船舶均匀载重吨达3300吨以上。船舶大型化给码头的停泊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库区大批码头亟待进级改造。
审阅自我 公道定位
单从吞吐量上看,1.45亿吨、30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让重庆港在内河港口中引人关注。但是从综合实力来看,重庆港口吞吐量的加权值在不断降低,必需重新审阅自我,寻求更加公道的定位。
事实上,目前重庆市的港口物流发展基本还处于第一代港口(运输中央)的阶段,主要提供船舶停靠、货物装卸、转运和仓储功能。且老、旧、散、小码头居多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截至2012年,该市仍存在老货运码头泊位274个,占货运泊位的49.9%,使用岸线占全市码头的49.4%,但通过能力仅占全市的31.8%,泊位均匀通过能力仅有16.6万吨,仅为全市均匀水平的63.8%。
“如何实现由量的跨越到质的奔腾、由港口装卸向物流全程服务转变、由出产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由粗放治理向集约发展转变,是港口企业面对的挑战。政府和企业要共同联手,立异推进港口转型进级。”在7月18日以“港口口岸通行便利化”为主题的沿海港口企业联系机制第四次会议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如是说。
这恰是港口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仅做水陆交通的“中转站”,而应是一个物资、人力、信息、服务的大物流中央。
有着自然水运上风的库区港口,更应以此为导向。通过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规划,加强临江物流、产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化工、电力、装备制造等企业临港布置、蕴蓄,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港口、物流、工业的同一协调发展。
跨越“做大” 追求“做强”
“做大做强”在众多行业中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好像只有将行业中的各个元素做到足够大才能展现行业的实力。然而,冷静思索和分析后,往往会发现,不是任何行业都需要执着求“大”。
回顾近年来库区港口的发展,在“做大做强”口号的背后,本质追求还是“做大”——规模大、吞吐量大。一方面,政府部分为追求GDP,以数据论英雄,盲目扩建港口。另一方面,港口企业借机抢占岸线,从而为企业发展做资源贮备。这样的后果是,港口建设过度超前,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港口资源使用率严峻不足,很多码头“晒太阳”。重庆集装箱港口的实际使用率不到30%的现状,就是真是写照。
如何挣脱现状,让库区港口走向“强盛”?
就重庆而言,进一步进步港口现代化水平势在必行。必需统筹新港区开发和老港区改造,在加快八大关键港区建设,加快港口规模化、专业化进程的同时,结合三峡后续规划项目,将老旧码头改造纳入港口建设发展规划中,加强整合改造。另外,港口做强之路上,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合作共赢”是港口发展的必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港口业有关各方应摒弃争议,抱团突围,方能在未来再创灿烂。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