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刊:印度担忧中国竞标伊朗港口项目

2013-07-03
浏览量 :350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7月1日刊发署名文章,该杂志助理主编扎卡里·凯克在文中援引《印度快报》7月1日的报道说,中国已经主动向伊朗提供6000万欧元(约合4.83亿元人民币),用于升级位于伊朗与巴基斯坦边境的恰巴哈尔港。  

  该报援引印度外交部发给航运业的一封信函说:“中国可能会资助该项目,从而把印度排斥在恰巴哈尔港之外,并保护它在(巴基斯坦)瓜德尔港的投资。”

  文章指出,很长时间以来,印度一直在参与恰巴哈尔港的建设和维护,德里把该港作为通往阿富汗的中转站。自从中国今年2月同意正式接手瓜德尔港的控制权以来,恰巴哈尔港对印度而言就变得更加不可或缺了。

  尽管美国施压反对恰巴哈尔港升级项目,但印度外长萨尔曼·胡尔希德日前对德黑兰进行访问时说,印度可以向伊朗提供多达1亿美元用于升级该港。但是《印度快报》报道说,伊朗尚未正式批准该项目,而且考虑到中国的竞标,德里将设法加速与伊朗的谈判,以确保拿到升级该港的合同。

  文章认为,资助恰巴哈尔港的升级工程将显著增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地位。鉴于中国已接管瓜德尔港的运营,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存在与它在伊拉克石油业以及整个波斯湾的日益强大角色之间只隔着一个伊朗了。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外界认为中国正在构建所谓的“珍珠链”战略(即在印度洋上拥有外国基地)。这些基地位于中国大陆与中东(中国最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之间,包括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的港口,以及巴基斯坦的瓜德尔港。

  6月,一家中国智囊机构发表一份蓝皮书,要求北京深化在印度洋的存在。蓝皮书说,随着印度洋各国关系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策略也应当相应改变。

  中国是中东石油最大的消费国。201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的60%都来自中东,而美国仅有26%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北京显著深化了在包括伊拉克等许多国家的存在。它还逐步增加了对中东外交的参与,最明显的就是参与巴以和平进程。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