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日报》10月13日刊出《自制航标灯成渔民“保护神”》一文后,湛江航道部门高度重视文中所反映的情况,粤西航道局海安航标与测绘所所长谢连强、副所长张明才率领有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海康港实地考察,聆听当地渔民的诉求,测量了海康港港门的深广度,初步研究确定了计划新增航标的设置方案。
13日中午,谢连强所长一行来到了海康港,马上展开了工作。在深入了解了海康港各方面的情况后,谢连强所长等人在陈福等当地渔民陪同下乘坐渔船前往海康港港门进行实地考察。据渔民反映,海康港港门航道原来并没有这么浅,由于这一带为沙土质港床,受潮汐影响,沙土流动频繁,久而久之,航道不仅越来越浅,而且发生偏移,在退潮时对吨位稍大的过往船只构成一定的威协。
到了港门,谢连强所长指挥工作人员测量了航道的深度、宽度及长度,听取渔民的意见,与渔民一起研究航标的设置方案,初步确定了航标设置的座数、类型及地点。方案敲定后,陈福等渔民兴奋地表示:“我们向不少部门反映了这个情况,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想不到航道部门的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我们渔民的出入安全,知道消息后立即赶过来了解情况,经过中下午的调研,航道部门的同志就初步确定了航标设置方案,看来以后我们出海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那你们怎么不早向航道部门反映情况呢?”笔者不解地问。陈福说:“我们之前也想向航道部门反映。但我们到其他部门反映情况得不到解决时,问他们向航道部门反映行不行,他们却告诉我们,航道部门只管岸标,不管海标。我们要是知道可以向航道部门反映和怎样反映,问题可能早就解决了!”看来是渔民朋友对航道部门不了解,导致反映无门,诉求无路,才会导致海康港渔民自制简陋航标灯给渔船导航这种情况的出现。
谢所长告诉大家,海安航标与测绘所负责雷州市、徐闻县以及湛江市郊航道、航标的建设、管理与维护,目前管理维护的114座航标包括沿海岸标、海标及内河桥涵标,不存在只管岸标不管海标这种情况。海安航标与测绘所(即原海安航道分局)几年前曾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进行过一次全面的航道普查,为切实保障辖区航道安全畅通,对一些需要航道部门提供导航服务的港口、陆-岛、岛-岛等航道进行了布设或增设航标作业。在调查海康港航道的时候,海康港渔民对前来的普查员表达了在海康港外设置一座航标的愿望。海安航标与测绘所非常重视渔民的意见,航标普查结束后,经过请示上级,很快便在距海康港港门1公里的海域设置了海康港1号灯浮。这座航标的设置,对进出海康港及企水港的船舶都起到了重要的导航作用。
谢所长表示,海康港虽然是一个渔港,但如今得知渔民有设置港内航标的要求,航道部门定然不会袖手旁观。航道部门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乐当渔民的“保护神”。
谢所长向渔民保证,回去后会尽快向上级请示,争取早日完成海康港港内航标的设置,为进出港口的渔船保航护驾,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