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预计,中国今年贸易顺差将有较大幅度的缩减,并且不排除个别月份出现贸易逆差的可能性。 这份由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由于今年中国的关税总水平进一步下调并履行有关开放国内市场的一系列承诺,加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使国内需求逐渐转旺,进口的较快增长是可以预期的。3月当月进口增幅明显高于出口增幅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这一趋向。 报告说,今年出口总额预计增长5%,进口总额增长7%,进口增幅继续高于出口,贸易顺差预计为200亿美元,比去年下降约25亿美元。 报告认为,日元持续贬值使中国企业对日本出口面临较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日元贬值导致中国出口商品价格面临很大的下调压力。由于滞后效应,日元贬值对出口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中长期影响大于近期,并将对中国今年的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从进口方面看,日元贬值将加大中国从日本进口的规模,同时随着进口配额限制的逐步放开,日元贬值带来的来自日本进口的增加,将对国内相关产业形成一定压力。 根据报告,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后劲不足。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发展的经验表明,其增长速度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加工贸易进口的发展状况。从1998年开始,主要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进口关税调整和国家实施进一步规范加工贸易的一些政策措施,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较为缓慢,这有可能影响加工贸易出口发展的后劲。 此外,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这也将影响中国的贸易形势。报告认为,随着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环境壁垒、滥用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已成为遭受他国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的钢材反倾销案、欧盟打火机案、动物源产品案、对日本农产品案等,都为中国出口贸易设置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