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海事法院对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件进行认真梳理,发现货物损失赔偿、货运代理费返还,以及因目的港变更引发的纠纷数量逐步增多,呈上升趋势。为此,法官提醒该些纠纷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与贸易风险转嫁相关。以往贸易合同纠纷多转移至海上、通海水域货物运输合同纠纷,近期则出现当事人将贸易合同中的风险转移至货运代理合同的情况,表现为货主因货款不着而起诉货代企业。二是由转委托引发的连环诉讼增多。由于货代行业存在连环委托情况,多发、易发货代企业之间的追偿案件;又因多层委托关系,给法院查明业务资金流向造成困难。三是反映出传统交易操作与集装箱运输不相适应之处。由于集装箱运输装卸快、在港口作业时间短,致使货代企业一旦收到委托人关于目的港变更、目的港货物处理的电话指令,就立即着手开展业务,而没有时间等待进一步书面确认。一旦发生纠纷,因缺乏书面证明,货代合同双方往往就指令内容各执一词。面对上述特点,相关企业应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来源:上海国际海事法律信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