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上海5月30日电 记者孟绍群 为期一周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30日在上海拉开帷幕。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研讨班开幕式上强调,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确保宪法法律实施、确保公正司法,人民法院必须做到“十个始终坚持”,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坚持加强学习;始终坚持公正司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始终坚持能动司法;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始终坚持司法改革;始终坚持加强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出席研讨班开幕式并致辞。
王胜俊指出,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地位、一定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经常性教育、一定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内涵,真正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容丰富,既要按照工作职责熟悉相关法律知识,更要注重通过探究立法原意、加强调查研究、考量社会常识常理,正确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更好地运用于审判实践。要注意研究法律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加强对新型、疑难、复杂案件的研究,加强对有指导意义案例的归纳分析,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王胜俊要求,要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自觉抵制一切形式的说情风、一切影响司法公正的干扰、一切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要恪守职业道德,坚持依法办案,坚守公正底线,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要不断提高审判质量。每一个案件,无论标的大小、案件难易、程序繁简,都要认真对待,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适用法律关,努力办成铁案。要严格规范法官审判行为,切实防止执法不严、裁判不公。要不断加强审判管理。在法律体系形成的新形势下,着力实现审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各级法院在执法办案中,要学习马锡五审判方式蕴含的精神,更多地为群众着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走出一条“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的新路子,做人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法官。要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决不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否则将失去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要高度重视审理好社会关注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敏感案件,在解决执行难、诉讼难问题,加强便民利民上下更大功夫。
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能动司法。司法能动不是盲动,而是依法依程序而动。必须时刻牢记,只有崇尚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能动司法才有广阔的舞台;只有坚守法律底线、恪守法律原则,能动司法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要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司法需求,及时出台符合立法精神、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司法规律的司法政策,使司法工作在为大局服务中更加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王胜俊指出,在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制度日益完善的社会条件下,仍要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调解必须坚持合法自愿原则,决不能强调硬调、以拖促调、以判压调。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的重要作用,善于运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懂得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的便捷和有效,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司法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司法工作中的体现,审判活动就是讲法、讲理、讲民主。
要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法官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是靠几句简单的说教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运用先进模范人物,特别是身边的典型教育大家,发挥好示范和引领作用。要大力加强司法作风建设。群众到法院来办事,法官的一个笑容、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把椅子都可能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好媒介,都可能给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对法官良好形象的记忆。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司法廉洁教育,特别要用干警身边发生的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广大干警,做到警钟长鸣、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坚持不懈地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落实好“五个严禁”规定和“四个一律”要求。全面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提高人民法院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
王胜俊要求,要把基层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充实基层审判力量,把更多的法官放在执法办案的第一线。要进一步解决基层法院面临的实际困难。力争从制度上解决基层法官任务过重、压力过大、待遇偏低等实际问题和困难,建立更加符合基层工作实际、更加便于调动基层干警工作积极性、更加符合司法工作规律的考评制度,真正建立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用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基层法院的信息化水平。按照“科技强院”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天平工程”项目,加快办公信息化建设,切实推进信息技术在审判管理、网上办公、司法公开、远程提讯、庭审直播、绩效考评、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确保信息技术建得好、用得更好。
王胜俊强调,党的领导是人民法院实现有法必依、公正司法的根本保证。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解决制约人民法院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保障性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一些法院案多人少、待遇偏低、人才流失、经费不足等困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坚持把支部建在庭上,努力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法院系统党建工作格局。来源: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