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9日开始,上海海关通关大提速。此举不仅关系到上海本地企业,更牵动着周边省市的目光。据了解,近期上海海关在苏、浙邻近地区多番走动、协调,积极提供服务,使长三角出现了进出口畅达,对外资吸引力不断增强的局面。 目前,长江三角洲是外商投资的热土。在商战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口岸效率已成为各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评估贸易和投资环境的首要因素。通关速度,远比给予税收优惠、降低土地批租价格更为重要。以无锡新区为例,90%的产品从上海口岸出口,IT产业在新区内又占绝对主导地位,而全球市场对这类产品的要求就是“快进快出”。园区内拥有世界三大硬盘生产企业之一的美国希捷,独此一家便占整个园区出口总量的50%以上,它也是无锡仅有的两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之一。而上海海关对于服务希捷这样的企业,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支持。最近,上海海关积极协调,专赴无锡协商加快通关效率事宜。据悉,双方即将达成“空运直转”业务,开设无锡新区的海关直通点,把在上海海关须办的手续“挪”到无锡。此外,对希捷的无纸化报关业务已经实现。 据悉,上海海关已在苏州、昆山、杭州等周边地区进行试点,推行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通关新模式。随着跨国公司纷纷在长三角落脚,上海海关在积极服务周边的同时,也将这些大企业做为“实验田”,通过不断经受这些大型公司对通关速度的“苛刻”要求,不断提高通关效率。与此同时,通关速度的改善也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得长三角投资环境更具魅力。 目前,希捷的投资规模已从最初的3000万美元扩大到2.7亿美元,而德国一家生产半导体的规模企业,也将内存条等更多的零部件生产安在了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