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是民事和经济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已经成为国际上最为活跃、发展变化最为快速的法律领域之一。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发达国家为了确保和进一步扩大其科技和经济竞争优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修改和调整本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并在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框架下主导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制定和调整,极力使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制度朝着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矛盾更加突出,斗争更加激烈。这是我国建立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形成知识产权的能力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中国又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大国,与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不同。因此,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斗争,我国应当找准自己的位置,采取正确的策略来维护我国的利益,这是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重要原因,也是摆在我国立法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不是仅仅为了适应国际环境、融入国际社会、加入国际组织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幅度地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这既是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宗旨和出发点,也是检验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是否成功和有效的主要标志。 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还只有短短的20多年。在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之初,我们毫无自己的实践,只能借鉴外国的现成经验,舍此别无选择。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自身规律和特性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对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保护模式的利弊也有了较为清晰的判断,这就为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在知识产权法律的许多重要方面,例如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创造者的鼓励和报酬、对科技成果的产权化和产业化政策、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和权利例外等等,都需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审视已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出必要调整,以便更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加快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设,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