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广州12月25日电 广州海事法院瞄准“兑现”开展执行工作,到12月25日为止,今年新收案件的执结率已达到76.1%,执行到位率达72.79%。特别是2007年以前遗留下来的执行案件,执结率更是达到100%,执行到位率达81.7%,执行到位率名列全省前茅。 广州海事法院管辖广东省范围内近5000公里海岸(含海岛)线、41.3万平方公里海域和4000公里可航内河水域,执行案件遍布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特别是涉外案件。比如他们清理的655件无财产执行积案中,就有省外案件101件、涉外案件75件。发现被执行人所属的外籍船舶进入我国港口,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扣押工作,否则就无法执行,执行的艰巨性、复杂性十分突出。 面对难题,广州海事法院大力推行执行联动机制,注重立案、审判、执行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在立案、审判阶段尽可能采取保全措施,提高调解结案率,从源头上促进案件执行,形成执行合力。同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密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船舶、车辆和处理突发事件,坚持强制执行与和谐执行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案件当事人请求执行标的额为2.42亿元,目前执行到位额已有1.76亿元。 广州海事法院在清理665件无财产执行积案中,就查出其中192宗有财产,并迅速执结127宗,未执结的78宗也已按有财产执行程序进行处理。让人民群众在“兑现”中看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通过“兑现”大大提升了法院的形象。 尽管执行到位率名列全省前茅,但广州海事法院院长刘年夫还是不无遗憾。他建议通过立法打破部门管理壁垒,使人民法院能够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共享网络资源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控;通过立法形成法院与相关协助部门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全面限制债务人,使债务人无处可以隐匿财产;通过立法来监督联动机制的有效执行,充分发挥协助部门查控财产在执行联动机制中的专门化的服务、保障和监督职能。使法院对执行财产的核查达到“足不出门,可知天下”的效果。刘年夫说,这样,法律对人民群众的“兑现”才有可能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