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信息化建设很精彩!”2006年2月24日下午,到广州海事法院视察工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高兴地说。此前他刚刚听取了该院金正佳院长的工作汇报,观看了该院信息化建设的演示。 广州海事法院信息化建设始于1997年,从开始使用单机,之后建内部局域网,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目前已形成了“大平台”、“大系统”,依托网络的审判办公环境。所谓“大平台”是指,该院通过内部广域网和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器,将院本部和四个驻外法庭所有终端设备保持实时联通;“大系统”是指,该院的软件应用系统由信息系统,办公系统,庭审记录系统、裁判文书查询系统、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五大子系统组成,功能各具特色,统一整合在一个网络工作平台上。信息化建设使该院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庭审记录系统是该院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金院长的介绍引起了万鄂湘副院长的浓厚兴趣。该系统是以语音识别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数字音频技术,通过多轨道庭审现场数字录音、录像、制作标签实现对法院案件管理、法庭记录、庭后听审、存储、刻录等一系列功能。金院长说,该院运用庭审记录系统后,审判效率明显提高,管理更加规范化。技术人员现场调出2005年拟字第56号,利用庭审记录系统的功能,对庭审实况进行还原播放。万鄂湘副院长频频点头。 裁判文书查询系统引起了万副院长的特别注意。原来,这是金院长在2005年年初,根据万副院长的指示,集中人力用5个月时间建成的,内容涵盖了广州海事法院建院21年来已结案的一审裁判文书及二审裁判文书,包括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共计1.3万多份。数据库采用专门设计的软件进行管理,具备快捷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输入关键词或设置特定的条件后,实现对法院在库电子文书的查询。当金院长说到,裁判文书查询系统已经成为法官办案好帮手时,万副院长开心地笑了。 万鄂湘副院长还对该院今后信息化建设发展进行了指示,勉励该院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实践公正与效率主题,确保司法为民目标的实现,取得更好的成绩。 广东省高院李毅峰副院长、民四庭郑新俭庭长陪同万副院长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