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在广东省高院李毅峰副院长的陪同下,到广州海事法院视察工作。万副院长饶有兴致地观摩该院信息化工作流程,仔细听取金正佳院长的工作汇报后称赞,该院2005年工作的三大亮点。 第一亮点:办理海洋环境污染案件101宗 广东省是海洋经济大省,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意义重大。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05年,广州海事法院受理了海洋环境污染案件101宗。万鄂湘副院长说,海洋环境案是海事审判领域的扩张,对法官的审判知识有更高的要求。国务院今年公布了环境保护规定,随着环境保护的积极推进,相关的案件会大幅上升。集团诉讼、公益诉讼将打破原来单一原被告作为诉讼主体的现象。对此,广州海事法院积累了一些经验,要进一步总结。 第二亮点: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 2005年广州海事法院执行案件378宗,结案标的总额38375万元。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中止不计入结案”的最新统计方式计算,结案率达91.01%,基本解决了“执行难”问题。对此,万鄂湘副院长说,在审执关系上,该院在审判中及时诉讼保全,关联审执,做到案结事了,是一个新的理念。海事法院发挥专门法院体制优势,执结一批指定“骨头“案。用足法律手段,办好恢复执行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三亮点:科技强院走在全国法院前列 广州海事法院信息化始于1997年。从开始使用单机,之后建成内部局域网,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目前已形成“大平台”、“大系统,依托网络的审判办公环境。 该院通过内部广域网和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器,将院本部和四个驻外法庭所有终端设备保持实时联通,形成“大平台”;该院的“大系统”由信息系统,办公系统,庭审记录系统,裁判文书查询系统、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功能各具特色,统一整合在一个网络工作平台上。信息化建设使该院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该院通过内部广域网和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器,将院本部和四个驻外法庭所有终端设备保持实时联通;“大系统”是指,该院的软件应用系统由信息系统,办公系统,庭审记录系统,裁判文书查询系统、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五大子系统组成,功能各具特色,统一整合在一个网络工作平台上。信息化建设使该院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万鄂湘副院长现场观看了技术人员演示系统功能工作流程,不时提问。万鄂湘副院长说,海事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沿袭了以往“阳光审判”的传统,有利于使审判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裁判文书数据库建设给全国法院带了好头。 万鄂湘副院长要求,广州海事法院要加大审判经验、执行经验的总结,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科持含量,一如既往,找准改革方向,继续开拓进取,保持海事法院排头兵位置。 广东省高院李毅峰副院长说,万副院长讲话对涉外海事审判工作有很强针对性,指导性。对海事法院的工作进行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对我们是极大的鞭策和鼓舞。 广州海事法院金正佳院长表示,广州海事法院将结合今年工作认真落实万副院长指示,不辜负领导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