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锁在保密室 千里之外盖印痕 广州海事法院派出法庭全部实现远程电子签章 一枚代表法院权威的公章,锁在保密室的保险柜里原封未动,千里外却有人用这枚公章盖印制作裁判文书。这不是科幻小说或者魔术,而是2002年12月24日发生在广州海事法院的真实情景。这天上午,广州海事法院湛江派出法庭的法官制作完毕审判文书后,法官在电脑键盘上输入法徽号,并在指纹感应器上"摁下指印",一瞬间打印机立即打印出清晰的广州海事法院公章,整个过程历时五秒钟,比现场拿章盖印还快。至此,该院3个派出庭全部实现了远程电子签章,这在全国海事法院系统是第一家。在全国法院使用这一方式签章也处于先进行列。 广州海事法院为了依据有效行使海事诉讼管辖权和方便当事人诉讼,自1993年始陆续在深圳、湛江、汕头分别设了法庭,主管当地及周边地区海事诉讼案件的受理和审理工作。三个派出法庭远离院本部一百公里到五百多公里,而法院公章是不能放到院外的,于是派出庭法官制作完裁判文书,要拿回院本部盖章。当事人为了领取裁判文书多次往返法庭,费时费事,非常不便。法官也增加了工作量。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广州海事法院于2002年7月起采用了现代化办公手段电子签章系统,使原来存在的因距离远不能及时结案的问题迎刃而解。最先安装此系统的深圳法庭审理的几起船员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在法官主持下当庭达成调解后,各方当事人现场领到了从电脑里输出的盖有广州海事法院大红印章的调解书,都觉得不可思议。特别是因拖欠工资告状的船员们,官司打赢了当天就领到了欠款,笑逐颜开。电子签章快捷、准确,显著提高了司法效率,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了审判工作的服务质量。从法官到诉讼当事人都切身体会到现代化技术带来的好处。(胡后波) 附录小资料: 电子签章系统是借助互联网作传输工具,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对网络传输中的数据电文加密,并通过鉴别数据电文的发送人认可数据电文的内容而解密。 具体操作过程是:具备制作裁判文书和使用法院公章权限的法官事先将自己的指纹通过指纹感应器输入签章系统,存储在院本部的终端服务器。使用时,先输入法官的法徽号,并由该法官在指纹感应器上"摁下指印"。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终端服务器(可以是附近,也可是遥远的地方),服务器自动在数据库中查找相关指纹信息,一旦确认这枚指纹确有权限,即从法院本部终端服务器里调出印模,传向法官所在的电脑,连上打印机后打印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公章,与现场盖章完全一样,整个签章过程仅需几秒钟。同时院本部的终端服器记录了使用系统的法官姓名、案号和文件的份数,通过电子签章的网络监控系统,可查询法律文书于何时、何人签章,法官需对其签发的裁判文书负责,保证了签章的真实性、安全性。 电子签章使法官远距离办案时能现场签发文件加盖公章结案,传输过程能够确保不泄密。这一方式不仅适用于法官办案,也广泛适用于行政办公和商务活动,官员或商人可以在任何有电脑终端的地方现场制作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这一方式近年来我国正在探索应用,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电子签章法》,将"电子签章"的有效性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促进电子政务开展,显著提高办公速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