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来买自家船  报价只认三十万

2002-04-03
浏览量 :2063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船员来买自家船  报价只认三十万 有人称赞诚实美  有人说多花了钱   在2002年4月2日下午广州海事法院举行的“运泰29”轮拍卖会上,一位竞买者在第一次应价时就将起叫价提高了近一倍,之后无人再举牌,整个拍卖过程历时不到十分钟即宣告结束,创造了广州海事法院拍卖船舶的最快成交记录。   拍卖活动是下午三点开始的,当拍卖师宣布起叫价为十六万元、每次应价加价不得少于二千元后,坐在后排的林先生当即举牌报价:“三十万!”刚刚还有些燥动的会场顿时安静下来,众多竞买人纷纷回头张望,林先生的报价让他们太意外了。在连续三次询价无人应答后,拍卖师手起槌落,林先生以绝对优势竞得该船。   报名参加本次拍卖会的竞买者共有九人,由于第一位竞买者的报价差不多把起叫价翻了一番,其他买主就再没有人出来竞争。在该院的历次拍卖会上,应价一般都是在你来我往的竞投中逐步提高的,象这样一步到位的从来未见,买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笔者为此专门采访了林先生。   林先生说他就是在这艘船上工作的船员,这次和几名同船伙伴商量好决定一起凑钱参加竞买。他们对船况了解得很清楚,反复估算这船该值30万元,所以他就照此报价。在场的其他人员听后不由地笑了,有人打趣地问,你为什么不先让其他买家先出价你们最后再出,说不定不用30万就可以买到了呢。林先生毫无悔意的说,自家的船我们了解,我们早商量好了,就出这个价,多了我们不会要,少了可没想过。   林先生的这种想法和做法传开后,人们议论纷纷。笔者听到有两种绝然相反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这叫诚实信用,认定了船值这个价就报这个价,不多花钱也不会少给,现在社会就应当大力提倡这样的诚实意识、信用意识和公平意识。如果整个社会的经济交往都能像林先生买船这样,大家以诚相待,一定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有助于经济秩序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市场诚实信用制度的建立,更不会出现诸多的欺诈现象。   另一种意见认为,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运用谋略智慧,少花钱办同样的事,这与欺诈是两回事。如果不懂商业行为的规则,可以先学习再参与,也可以委托熟悉规则的行家来进行。中国入世后,相互间的国际交往将日益频繁,不了解的商业行为和国际惯例会逐渐增多,学会市场游戏规则,趋利避害,是所有进入市场者的当务之急。    也许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不管怎样,林先生如愿以偿买到了想买的船,看来离他们当船主的日子不远了。祝他和伙伴们今后乘风破浪,事业兴旺。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