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国际造船预测专家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和挪威等7个国家的 24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该会议首次在日本、韩国和欧洲以外的地区举行。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专家们就预测方法与结果进行了交流。中国专家首次 出席会议并提交了报告。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承办,丹麦造船协会主席克里斯滕森先生担任主席。日本造船工业协会,韩国造船工业协会,西班牙IZAR船厂,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公司,挪威造船研究学会,日本三菱、三井、石川岛播磨、住友重工,以及韩国三星、大宇、现代重工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专家们就各国预测活动的组织、预测方法和结果深入交换了意见。国际船舶市场供需预的"一致化"进程在会议上取得了进展。本次会议还就新的船舶修正总吨(CGT)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的7位青年专家在会上发表了世界新船需求长期预测报告,各国专家对中国在造船需求预测方面的重大进展表示赞赏。 据了解,长期以来,世界各主要造船国都有专业组织跟踪研究船舶市场状况,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中长期预测,为本国政府制定政策及本国船厂生产决策提供参考。由于预测方法、采用的基本数据的差异,各国对国际船舶市场供求预测的结果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为了在这一方面达成更多的共识,从1971年开始,欧洲、日本和韩国的船舶市场预测专家就造船需求预测举行多次会议,以促进各国就国际船舶市场供求预测方法与结果达成一致。国际造船预测专家会议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协商和协调机制。为此,欧洲造船工业联合会、日本造船工业协会和韩国造船工业协会还曾议定了预测“一致化清单”。 随着中国造船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造船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得到国际造船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际船舶需求研究领域,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长期跟踪国际市场供需状况,以此为基础作出了世界新船需求长期预测。因此,本届会议的主席特别请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参加并承办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