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浙江定海市沥港船厂承修巴拿马籍外轮首开该市外轮修理之先河;而今经营外轮修理业务的修船企业结成了自己的利益同盟。9月13日,舟山市船舶工业企业协会外籍船舶修理分会在定海宣告成立。 拥有158家企业的船舶修造业是舟山市的传统产业,每年除吸纳大量人员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外,年创产值10亿多元,其中修船业年产值就达5.3亿元。该市一般每年承修外籍船舶80余艘,年创产值6000余万元,近几年来外轮修理利润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已成为舟山船舶工业经济的新亮点。 该市外轮修理业整体结构“小、散、低”,多数企业年修理量偏小,处于“等米下锅”状态,且修理企业间互相压价、以次充好、无序竞争,不但难以形成规模,而且还影响行业声誉和整个外轮修理业。在此背景下,舟山市船舶工业企业协会外籍船舶修理分会由此应运而生。 舟山市船舶工业办负责人乐国平认为,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决定了舟山外轮修理业的广阔前景。他说,新成立的外轮修理分会可发挥行业协会协调、监管作用,整合外轮修理资源,促使企业自律,同时及时分析、预测国内外和周边地区外籍船舶修理业动态,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参考,指导行业发展。 据了解,新成立的外籍船舶修理分会除近20家修理企业外,还包括交通委、海关、船级社、口岸办、国检局等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