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柳东院长参加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揭牌仪式

2018-05-18
浏览量 :1423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2018年5月17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暨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法学院大楼揭牌。我院党组书记、院长叶柳东应邀参加,并在闭门咨询会上发表了重要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第一巡回法庭副庭长张勇健宣读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设立决定并致辞。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山大学合作共建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意义重大,是立足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求,是全面增强中国海事司法自身能力的重要举措。 叶院长在揭牌仪式后举行的闭门咨询会上表示,要深化中山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和广州海事法院共同培养海事法律高端人才的机制。2016年6月13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亲自邀请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以及我院院长钟健平、副院长黄伟青等同志,到广州市人大,共同商讨中山大学与广州海事法院共同合作推动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事宜,包括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合作办学事宜。2017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在北京接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和我,对我院与中山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联合举办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予以支持。 叶院长指出,研究基地和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成立后,在高端实务人才的培养上,要加大力度,对从事审判、港航法务、仲裁等人员,通过基地这一途径进行培训。我院具有强大的审判力量、资深的海事法官,他们理论功底深厚、司法审判经验丰富,可以为研究基地的人才培训提供智力支持,如由资深法官讲授审判实务课程。 我院具有丰富的案例资源,案件基本涵盖海事全部案件类型,为此,叶院长建议,可以共同组织力量,对几万宗海事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中国的海事审判规则。之前,我院与中山大学合作,对海洋污染问题包括公益诉讼问题进行调研,取得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成果。我院法官研究能力较强,可以联合进行审判实务理论方面的研究攻关。比如,对《海商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修改,可以成立联合课题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完整的修改方案,供立法机关参考。 宋伟莉庭长、倪学伟庭长应邀参加了当天下午在中山大学法学院举行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海商法》修改研讨会,并就海商合同范本的法律问题、多式联运与网状责任等发表了学术意见。

广州海事法院 大连海事法院 天津海事法院 青岛海事法院 上海海事法院 武汉海事法院 宁波海事法院 厦门海事法院 海口海事法院 北海海事法院 南京海事法院